|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 | 第8-9页 |
| ·表面效应(surface effect) | 第8页 |
| ·小尺寸效应(small size effect) | 第8-9页 |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 第9页 |
|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9-11页 |
| ·水热法 | 第9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9-10页 |
| ·微波法 | 第10页 |
| ·共沉淀法 | 第10-11页 |
| ·喷雾热解法 | 第11页 |
| ·钒酸盐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1-13页 |
| ·光学性质的应用 | 第11-12页 |
| ·电化学性质的应用 | 第12页 |
| ·磁学性质的应用 | 第12-13页 |
| ·催化性能的应用 | 第13页 |
| ·立题依据及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NH_4)_2V_4O_9单晶纳米叠片薄膜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5-33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实验部分 | 第16-17页 |
| ·(NH_4)_2V_4O_9单晶纳米片薄膜的合成 | 第16页 |
| ·表征 | 第16-17页 |
| ·薄膜形貌和膜厚控制实验 | 第17页 |
| ·形成机理实验 | 第17页 |
| ·电化学实验 | 第1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7-31页 |
| ·表征 | 第17-21页 |
| ·形成机理实验 | 第21-24页 |
| ·实验条件对形貌和膜厚的影响 | 第24-27页 |
| ·电化学性能 | 第27-31页 |
| ·结论 | 第31-33页 |
| 第三章 (NH_4)_2V_3O_8超薄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3-46页 |
| ·引言 | 第33-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NH_4)_2V_3O_8超薄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 第34页 |
| ·表征 | 第34-35页 |
| ·光催化实验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 ·(NH_4)_2V_3O_8超薄纳米片的表征 | 第35-39页 |
| ·热稳定性能研究(TG/DSC) | 第39-40页 |
| ·能带结构研究 | 第40-41页 |
| ·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NH_4)_2V_3O_8微晶的合成、结构分析及磁性能研究 | 第46-59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 ·(NH_4)_2V_3O_8微晶的合成方法 | 第46-47页 |
| ·表征 | 第47页 |
| ·单晶衍射分析 | 第47页 |
| ·微晶的形貌和尺寸控制实验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 ·(NH_4)_2V_3O_8微晶的结构解析 | 第48-50页 |
| ·(NH_4)_2V_3O_8微晶的表征 | 第50-52页 |
| ·(NH_4)_2V_3O_8微晶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2-53页 |
| ·pH值对晶体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53-56页 |
| ·磁性能研究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6页 |
| 硕士论文期间已授理专利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