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以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认同为重点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绪论第10-17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选题依据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现实意义第11-12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美国等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做法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现状第17-24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取得一定成效第17-19页
     ·价值观主流广泛被认可第17-18页
     ·价值准则总体积极向上第18-19页
   ·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当代大学生的盲目从众心理第19页
     ·当代大学生价值选择上趋于功利第19-20页
     ·受调查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两重性第20-21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不高、实践层面弱化第21页
   ·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困境原因剖析第21-24页
     ·高校教育方法的缺陷第21页
     ·现代家庭的父母重智育而轻德育第21-22页
     ·社会利益多元的影响第22-24页
3 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第24-34页
   ·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的基本原则第24-28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24-25页
     ·心理疏导原则第25-26页
     ·内化外化结合原则第26-27页
     ·奖惩结合原则第27-28页
   ·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的方法第28-34页
     ·宣传教育法第28-29页
     ·示范引领法第29-30页
     ·反面警示法第30-31页
     ·环境熏陶法第31-32页
     ·实践养成法第32-34页
4 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的基本途径第34-46页
   ·加大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规范建设,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认同的内在保障第34-37页
     ·加强大学生个人品德建设第34-35页
     ·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修养第35-36页
     ·健全当代大学生道德规范机制第36-37页
   ·完善认同机制,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认同第37-42页
     ·建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接受内化机制第37-38页
     ·建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奖惩机制第38-39页
     ·建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实践强化机制第39-41页
     ·建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灌输引导机制第41-42页
   ·建立“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校园环境第42-46页
     ·深化理论认知第42-43页
     ·注重环境熏陶第43-44页
     ·突出模式创新第44-46页
5 结语与展望第46-48页
   ·结语第46页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作者简历第50-52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优化研究
下一篇: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及其建设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