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金线莲种质资源评价及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第一节 金线莲研究概况第14-16页
  1 金线莲原植物第14-15页
  2 资源分布第15页
  3 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4 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第16页
 第二节 金线莲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6-20页
  1 金线莲组培快繁第17-18页
   ·金线莲种子诱导成苗研究第17页
   ·金线莲茎段诱导成苗的研究第17-18页
  2 激素配比及浓度对金线莲组织培养的影响第18-19页
   ·激素配比对金线莲原球茎及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18页
   ·激素配比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18页
   ·激素配比对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影响第18-19页
  3 添加物对植物组培快繁的影响第19-20页
   ·椰乳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第19页
   ·香蕉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第19-20页
   ·马铃薯汁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第20页
   ·其他添加物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第20页
 第三节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第20-23页
  1 氮的代谢途径第20-21页
  2 氮素形态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1-22页
  3 氮素形态对植物品质的影响第22-23页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金线莲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第24-46页
 第一节 金线莲种质资源及形态学分析第24-30页
  摘要第2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金线莲植株形态特征第25-26页
   ·金线莲根、茎横切面及气孔特征第26-29页
  3 讨论第29-30页
 第二节 金线莲光合特性研究第30-37页
  摘要第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材料第30页
   ·仪器第30页
   ·方法第30-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6页
   ·气孔形态比较第31-32页
   ·光合色素含量比较第32-33页
   ·光合特性比较第33-36页
  3 讨论第36-37页
   ·金线莲气孔导度与光合特性第36页
   ·金线莲需光特性与光合日变化规律第36-37页
 第三节 金线莲主要种质资源有效成分研究第37-46页
  摘要第3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材料第37页
   ·方法第37-39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金线莲折干率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第39-40页
   ·金线莲总黄酮、总有机酸与多糖含量的比较第40页
   ·金线莲鸟苷、腺苷含量的比较第40-43页
  3 讨论第43-46页
第三章 金线莲组培快繁体系研究第46-66页
 第一节 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研究第46-53页
  摘要第4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6-47页
   ·材料第46页
   ·方法第46-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不同外植体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碳源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8页
   ·不同激素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激素对台湾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第49-50页
   ·添加物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效应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3页
   ·不同外植体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效应第51页
   ·不同碳源对金线莲丛生芽诱导的效应第51页
   ·不同激素对福建金线莲和台湾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效应第51-52页
   ·有机添加物对福建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效应第52-53页
 第二节 金线莲生根壮苗培养基的筛选第53-59页
  摘要第5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3-54页
   ·材料第53页
   ·方法第53-54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基本培养基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4-55页
   ·激素对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影响第55-56页
   ·有机添加物对金线莲壮苗生根的影响第56-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培养基类型对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影响第57页
   ·激素对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影响第57页
   ·有机添加物对金线莲生根壮苗的影响第57-59页
 第三节 不同NH_4~+-N/NO_3~--N对台湾金线莲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第59-66页
  摘要第5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9-60页
   ·材料第59页
   ·方法第59-60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60页
  2 结果第60-63页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第60-61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金线莲生理指标的影响第61-62页
   ·不同形态氮素及配比对台湾金线莲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6页
第四章 金线莲栽培条件的研究第66-76页
 第一节 金线莲栽培基质的筛选及组培苗与移栽苗成分的研究第66-71页
  摘要第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材料第66页
   ·方法第66-67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6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金线莲栽培基质的筛选第67-68页
   ·金线莲组培苗与移栽苗活性成分含量的积累研究第68-69页
  3 讨论第69-71页
   ·金线莲栽培基质的筛选第69-70页
   ·金线莲组培苗与移栽苗有效成分的积累第70-71页
 第二节 光质对金线莲生长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第71-76页
  摘要第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材料第71-72页
   ·仪器与试剂第72页
   ·方法第72-73页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第7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3-75页
   ·光质对金线莲形态指标的影响第73-74页
   ·光质对金线莲色素含量的影响第74页
   ·光质对金线莲化学成分的影响第74-75页
  3 讨论第75-76页
   ·光质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第75页
   ·光质对金线莲色素含量的影响第75页
   ·光质对金线莲化学成分累积影响第75-76页
全文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发表论文第8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作物秸秆草木灰制作水稻育苗基质的研究
下一篇: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生产力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