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寄主定位和搜索行为的影响 | 第11-14页 |
·信息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 第11-12页 |
·寄生蜂利用信息化合物定位寄主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性信息素对赤眼蜂寄主定位的作用 | 第13-14页 |
2 学习经历对寄生蜂寄主偏好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寄生蜂的学习行为介绍及主要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成虫早期经历对寄生蜂寄主搜索及寄主选择的影响 | 第15-16页 |
3 二化螟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二化螟性信息素的基本特性与组成 | 第16页 |
·二化螟性信息素在虫情测报与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4 稻螟赤眼蜂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赤眼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稻螟赤眼蜂的生物学特性与寄生行为 | 第18页 |
·稻螟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的研究现况 | 第18-19页 |
5. 本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两种寄主饲养的稻螟赤眼蜂的寄生行为与寄生结果的比较 | 第21-31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1-23页 |
·供试昆虫 | 第21-22页 |
·供试寄主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3-27页 |
·不同寄主卵繁育的稻螟赤眼蜂的对不同寄主的产卵偏好性结果 | 第23-24页 |
·TjCc和TjCh对不同寄主卵的寄生时间(平均值±标准误差)的比较 | 第24-26页 |
·不同寄主繁育的稻螟赤眼蜂对不同寄主卵寄生结果的比较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1页 |
·不同寄主卵繁育的稻螟赤眼蜂的寄主选择性讨论 | 第27-28页 |
·不同寄主繁育的稻螟赤眼蜂对不同卵的寄生行为及寄生结果的讨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不同浓度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 | 第31-45页 |
1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供试化合物 | 第32页 |
·供试虫源 | 第32页 |
·不同浓度的性信息素混合物对二化螟寄生结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高浓度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寄生率的影响 | 第33页 |
·三种不同浓度性信息素主要成分化合物对二化螟寄生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稻螟赤眼蜂对涂有二化螟性信息素的寄主卵的产卵选择性行为 | 第33页 |
·稻螟赤眼蜂对性诱剂涂抹过的单粒卵的寄生过程观察 | 第33页 |
·稻螟赤眼蜂对性诱剂区间内的单粒新鲜卵的寄生过程观察 | 第33-34页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43页 |
·不同浓度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对稻螟赤眼蜂寄生结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几种高浓度性信息素对稻螟赤眼蜂寄生率的结果 | 第37-38页 |
·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单体对稻螟赤眼蜂寄生结果的影响 | 第38-41页 |
·稻螟赤眼蜂对涂有二化螟性信息素的寄主卵的产卵选择性行为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稻螟赤眼蜂对性诱剂涂抹过的单粒卵的寄生行为 | 第42页 |
·稻螟赤眼蜂对性诱剂区间内的单粒新鲜卵的寄生行为 | 第42-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稻螟赤眼蜂对不同浓度二化螟性信息素混合物的嗅觉反应 | 第4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供试化合物 | 第45页 |
·供试虫源 | 第45页 |
·开放培养皿内的选择性实验 | 第45-46页 |
·四臂嗅觉仪法测试稻螟赤眼蜂的对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 第46页 |
·轨迹分析法测试稻螟赤眼蜂的对性信息素的嗅觉反应 | 第46-48页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性信息素的选择性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性信息素嗅觉反应的四臂嗅觉仪测定结果 | 第49-51页 |
·稻螟赤眼蜂在培养皿内的爬行轨迹结果 | 第51-53页 |
·性诱剂环境内稻螟赤眼蜂的爬行轨迹分析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