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顶层设计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5页 |
·归纳总结法 | 第15页 |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建设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场外交易市场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场外交易市场的概念 | 第16页 |
·场外交易市场的特点 | 第16-17页 |
·顶层设计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多层次资本市场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金融功能理论 | 第18页 |
·多层次资本市场 | 第18-19页 |
第3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 | 第19-31页 |
·我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19-24页 |
·20世纪80年代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20世纪90年代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21世纪至今的场外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4-31页 |
·框架体系的现状 | 第25-27页 |
·市场发展情况现状 | 第27-31页 |
第4章 新三板与天交所的对比分析 | 第31-43页 |
·新三板与天交所的对比分析 | 第31-40页 |
·新三板与天交所的基本情况介绍 | 第31-32页 |
·法律依据和国家政策支持 | 第32-33页 |
·交易制度 | 第33-34页 |
·监管制度 | 第34-36页 |
·市场准入制度 | 第36-38页 |
·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39页 |
·转板制度 | 第39-40页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0-43页 |
·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 第40页 |
·场外交易市场缺乏顶层设计 | 第40-43页 |
第5章 先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借鉴——以台湾为例 | 第43-48页 |
·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过程和背景 | 第43-44页 |
·台湾场外交易市场的制度设计 | 第44-46页 |
·市场层次 | 第44-45页 |
·市场准入 | 第45页 |
·监管制度 | 第45-46页 |
·交易制度 | 第46页 |
·转板制度 | 第46页 |
·台湾模式对我国场外市场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46-48页 |
·重视法律在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 第46-47页 |
·重视市场培育机制的建设 | 第47页 |
·政府的统一监管与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 | 第47页 |
·市场准入拉开档次 | 第47-48页 |
第6章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体系的顶层设计 | 第48-55页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顶层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借鉴国外,同时立足本国 | 第48页 |
·以市场为核心,依靠市场,服务市场 | 第48页 |
·系统化思维,简化步骤 | 第48-49页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顶层设计的框架及步骤 | 第49-51页 |
·场外交易市场顶层设计的框架 | 第49-50页 |
·场外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实施步骤 | 第50-51页 |
·我国场外交易市场顶层设计的制度建设 | 第51-55页 |
·法律制度建设 | 第51-52页 |
·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 第52页 |
·交易制度建设 | 第52-53页 |
·监管制度建设 | 第53页 |
·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转板制度建设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