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产生和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控制信道的交会技术 | 第13-14页 |
·交会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4-19页 |
·对交会研究的分类 | 第14-16页 |
·MAC层交会协议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交会算法的研究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基于信道跳变序列的认知无线电交会算法研究 | 第21-46页 |
·系统模型假设和算法评估的性能指标 | 第21-24页 |
·系统模型假设的分类 | 第21-23页 |
·对交会算法评估的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基于信道跳变序列的认知无线电交会算法 | 第24-36页 |
·随机算法 | 第24-29页 |
·基于排列生成信道跳变序列的交会算法 | 第29-31页 |
·基于差分集和Quorum理论生成信道跳变序列的交会算法 | 第31-36页 |
·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36-46页 |
第三章 基于差分集的信道跳变序列构造算法 | 第46-58页 |
·ACHRS系统中信道跳变序列的差分集性质特点 | 第46-50页 |
·ACHRS系统中信道跳变序列的性能要求 | 第46-47页 |
·ACHRS系统中信道跳变序列的差分集性质特点 | 第47-50页 |
·利用差分集构造信道跳变序列的思路与困难 | 第50页 |
·DBCC算法 | 第50-55页 |
·信道跳变序列的下界条件 | 第50-51页 |
·DBCC算法 | 第51-55页 |
·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55-58页 |
第四章 QBAP交会算法 | 第58-71页 |
·ACHRS系统中信道跳变序列长度的下界与改进 | 第58-59页 |
·QBAP交会算法 | 第59-65页 |
·性能仿真与验证 | 第65-71页 |
第五章 异步CR网络的交会时隙设计 | 第71-79页 |
·分布式异步CR网络握手协议设计的挑战 | 第71-72页 |
·一种基于异步交会保证的握手协议时隙设计 | 第72-75页 |
·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75-7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