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心理弹性”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与运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追本溯源:“心理弹性”第10-15页
 (一)“心理弹性”的理论探寻第10-11页
  1.“心理弹性”的起源第10-11页
  2. “心理弹性”研究取得的成果第11页
 (二)“心理弹性”的基本内涵第11-14页
  1. “心理弹性”的定义第12页
  2.“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第12-14页
 (三)“心理弹性”研究面临的问题第14-15页
二、背离生命:中学德育工作对德育目标的偏离第15-22页
 (一)中学德育目标的内涵第15-17页
  1.德育的内涵第15-16页
  2.我国中学德育的内涵第16页
  3.我国中学德育目标涵义概说第16-17页
 (二)中学德育工作偏离中学德育目标的困境第17-19页
  1.倚重智育,薄代德育第17-18页
  2.内容枯燥,难显成效第18页
  3.心无所依,花季变“花祭”第18-19页
  4.孤军“作战”,隐痛终将在第19页
  5.过分强调“形式安全”第19页
 (三)中学德育工作偏离中学德育目标的原因第19-22页
  1.功利主义的错误引导第19-20页
  2.德育观念陈旧,德育手段单一第20页
  3.教育职能部门督导不力第20-22页
三、殊途同归:“心理弹性”之于中学德育的价值分析第22-25页
 (一)健全人格:“心理弹性”与中学德育共同的努力方向第22-23页
  1.健全人格第22页
  2.“心理弹性”与健全人格的共通之处第22-23页
  3.中学德育与健全人格的契合之处第23页
 (二)“心理弹性”之于中学德育:助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学德育整合“一臂之力”第23-25页
  1.中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第23-24页
  2.“心理弹性”——积极心理学的新视角第24-25页
四、小试牛刀:“心理弹性”之于中学德育契合的路径分析第25-28页
 (一)“心理弹性”之于中学德育需要注意的问题第25-26页
 (二)“心理弹性”之于中学德育契合的路径初探第26-28页
  1.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理念第26页
  2.认真贯彻并引导教师转变单一的德育评价体制第26页
  3.争取家长配合,达到遥相呼应的德育效果第26-27页
  4.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支持中学德育实践活动第27页
  5.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第27-28页
结语第28-29页
注释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后记第32页

论文共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师问题情境创设现状调查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