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PXY及同源基因的表达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植物维管 | 第10-11页 |
·CLE家族对植物维管的调控 | 第11页 |
·TDIF及其受体TDR的生理功能 | 第11-13页 |
·LRR-RLK家族参与维管发育调控 | 第13-14页 |
·PXL3、PXL4、BAM3参与维管发育途径 | 第14-15页 |
·WOX4、WOX14对维管发育的影响 | 第15-16页 |
·ATHB-8、ATHB-15对维管发育的影响 | 第16-18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PXY与PXL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第19-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5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5页 |
·抗性筛选 | 第19-20页 |
·DNA扩增鉴定阳性苗 | 第20-21页 |
·提取RNA | 第21-22页 |
·半定量RT-PCR | 第22-24页 |
·转化苗筛选纯合体 | 第24页 |
·半薄切片方法 | 第24-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25-26页 |
·T1代检验转化苗 | 第25-26页 |
·T3半定量RT-PCR检验 | 第26页 |
·转化植株表型观 | 第26-28页 |
·转化株的维管表型 | 第28-33页 |
·下胚轴的维管表型 | 第28-30页 |
·花葶维管的维管表型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拟南芥PXY及同源基因的启动子表达特性 | 第35-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和试剂仪器 | 第35-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GUS染色方法 | 第36页 |
·转GUS基因株系筛选 | 第36-37页 |
·转GUS株系下胚轴活体切片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转GUS株系目的基因个体水平的表达位置 | 第37-40页 |
·转GUS株系目的基因组织水平的表达位置 | 第40-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