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伪狂犬病毒与宿主3D基因组层面互作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第10-11页
1 前言第11-25页
   ·研究问题的由来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24页
     ·伪狂犬病毒的概述及其生物特性第12-15页
     ·3D基因组的概述及其主要研究方法第15-21页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1-22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第22-24页
   ·本课题的实验设计思路第24-25页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6页
3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42页
   ·实验材料第26-29页
     ·毒株、质粒和细胞系第26页
     ·实验试剂耗材第26-27页
     ·缓冲液(溶液)及其配制第27-29页
     ·重要仪器及设备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42页
     ·实验室常规实验第29-32页
     ·3C文库的构建第32-34页
     ·TAIL_PCR反应体系和程序第34-36页
     ·荧光原位杂交第36-37页
     ·4C文库的构建第37页
     ·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文库构建第37-39页
     ·二代测序数据的分析第39-40页
     ·3C-QPCR试验流程第40-41页
     ·3C-PCR试验流程第41-4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42-68页
   ·空斑实验第42页
   ·探索性实验第42-49页
     ·探索性实验流程第42-44页
     ·3C文库构建结果第44-45页
     ·TAIL_PCR结果第45-46页
     ·序列验证及结果分析第46-47页
     ·DNA_FISH验证第47-49页
   ·系统性验证实验第49-68页
     ·4C文库的构建第49-54页
     ·4C数据的分析第54-60页
     ·4C结果的验证第60-68页
5 讨论与结论第68-71页
   ·PRV与宿主在 3D基因组层面互作的揭示第68页
   ·PRV基因组内部结构的探索第68-69页
   ·PRV和宿主在 3D基因组层面互作现象的可能解释第69页
   ·本实验的局限性第69页
   ·本研究的启示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6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融合数据的武汉市植被GPP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下一篇:微小杆菌N10-1谷氨酰胺合成酶酶学性质分析及其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