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 ·土地违法现象的发展态势研究 | 第18-19页 |
| ·土地违法现象的成因及驱动机理研究 | 第19-21页 |
| ·土地违法的影响与治理研究 | 第21-24页 |
| ·地方官员行为与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 第24页 |
| ·研究述评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地方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6-34页 |
|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 ·社会资本 | 第26-27页 |
| ·裙带关系 | 第27页 |
| ·官员晋升锦标赛 | 第27-28页 |
| ·土地违法的成本-收益 | 第28页 |
| ·土地违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已有的观点 | 第28-30页 |
|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驱动 | 第29页 |
| ·地方财政激励 | 第29页 |
| ·人口增长与土地低效利用 | 第29页 |
| ·法律漏洞与执法力度 | 第29-30页 |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30页 |
| ·地方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的影响机理 | 第30-34页 |
| ·官员本地化的制度背景与内涵界定 | 第30-31页 |
| ·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的影响机理 | 第31-34页 |
| 第四章 地方官员本地化与土地违法:现状与相关性分析 | 第34-51页 |
| ·地方官员的主要特征 | 第34-38页 |
| ·省级官员特征 | 第34-36页 |
| ·市级官员特征 | 第36-38页 |
| ·中国土地违法的现状分析 | 第38-43页 |
| ·基于典型案例的地方官员本地化与土地违法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51页 |
| ·土地违法典型案件基本情况介绍 | 第43-45页 |
| ·地方官员本地化与土地违法的相关性 | 第45-51页 |
| 第五章 地方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行为影响的模型检验 | 第51-69页 |
|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第51-52页 |
| ·数据准备与描述性统计 | 第52-57页 |
| ·数据来源与计算 | 第52-54页 |
| ·模型变量的描述统计与分析 | 第54-57页 |
| ·省级层面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7-63页 |
| ·控制变量结果解释 | 第60-61页 |
| ·省级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检验 | 第61-63页 |
| ·市级层面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3-69页 |
| ·控制变量结果解释 | 第64-67页 |
| ·市级官员“本地化”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检验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9-74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 ·政策建议 | 第70-72页 |
| ·官员异地交流形式丰富化 | 第70-71页 |
| ·合理设置官员任职期限 | 第71-72页 |
| ·严格土地督察执法,建立地方官员负责制 | 第7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 附录 | 第81-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