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斜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 第10-11页 |
1.2.2 黄土-红层不整合面与滑坡 | 第11-12页 |
1.2.3 分形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2.4 研究区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2.5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 | 第16-26页 |
2.1 地质构造 | 第16-18页 |
2.2 地层岩性 | 第18-21页 |
2.3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4 水文 | 第22-23页 |
2.5 植被 | 第23-24页 |
2.6 人类活动 | 第24页 |
2.7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斜坡灾害发育特征 | 第26-36页 |
3.1 斜坡灾害类型 | 第27-31页 |
3.1.1 滑坡 | 第27-28页 |
3.1.2 崩塌 | 第28-30页 |
3.1.3 不稳定斜坡 | 第30-31页 |
3.2 斜坡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 第31-34页 |
3.3 斜坡灾害时间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3.4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斜坡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58页 |
4.1 地形地貌 | 第36-42页 |
4.1.1 坡度 | 第36-37页 |
4.1.2 高程 | 第37-39页 |
4.1.3 坡向 | 第39-40页 |
4.1.4 起伏度 | 第40-42页 |
4.2 地质条件 | 第42-44页 |
4.2.1 地层岩性 | 第42-43页 |
4.2.2 黄土-红层不整合面 | 第43-44页 |
4.3 植被 | 第44-46页 |
4.4 水系 | 第46-53页 |
4.4.1 水系提取 | 第46-48页 |
4.4.2 水系特征 | 第48-50页 |
4.4.3 斜坡灾害与水系距离间关系 | 第50-52页 |
4.4.4 斜坡灾害与河流级别间关系 | 第52-53页 |
4.5 人类活动 | 第53-55页 |
4.6 讨论 | 第55-56页 |
4.7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斜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 第58-68页 |
5.1 评价模型 | 第58-59页 |
5.2 易发性分区 | 第59-65页 |
5.2.1 滑坡易发性评价 | 第59-62页 |
5.2.2 不稳定斜坡易发性评价 | 第62-64页 |
5.2.3 灾害易发性评价 | 第64-65页 |
5.3 讨论 | 第65-67页 |
5.3.1 黄土-红层不整合面距离对易发性评价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2 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