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氮素污染现状 | 第13-16页 |
·水体氮素来源 | 第13页 |
·水体中氮素的危害 | 第13-14页 |
·废水排放标准 | 第14-16页 |
·废水脱氮技术 | 第16-19页 |
·化学脱氮法 | 第16页 |
·物理化学脱氮法 | 第16页 |
·生物脱氮法 | 第16-19页 |
·异养硝化 | 第19-21页 |
·异养硝化细菌 | 第19页 |
·异养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 | 第19-21页 |
·好氧反硝化 | 第21-22页 |
·好氧反硝化过程 | 第21页 |
·好氧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 | 第21-22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 第22-24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技术 | 第22-23页 |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路径 | 第23-24页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 | 第24-28页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现状 | 第24-26页 |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应用 | 第26页 |
·Acinetobacter属基因组学研究的现状 | 第26-28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背景意义与内容 | 第28-31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 | 第28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28-29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9页 |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二章 Acinetobacter sp. Y1的氨氮去除性能及关键酶活性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菌株及培养基 | 第31-32页 |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氨氮去除性能 | 第32-33页 |
·超声波破碎法提取粗酶的条件优化 | 第33页 |
·渗透压休克法提取HAO | 第33页 |
·HAO、NIR、NAR酶活性测试 | 第33页 |
·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氨氮及COD去除性能 | 第35-36页 |
·超声波破碎法粗酶提取条件优化 | 第36-38页 |
·两种HAO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HAO、NIR、NAR酶活性测试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HAO的优化、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 第41-57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产酶条件优化 | 第42页 |
·HAO分离纯化 | 第42-46页 |
·HAO酶学性质研究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5页 |
·产酶条件优化 | 第47-48页 |
·HAO分离纯化 | 第48-52页 |
·HAO酶学性质研究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Acinetobacter sp. Y1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第57-75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菌株及培养基 | 第57页 |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测序样品的准备 | 第57-58页 |
·基因组测序 | 第58页 |
·软件及数据库 | 第58-59页 |
·原始数据处理 | 第59页 |
·基因组拼接 | 第59页 |
·同源基因组比对 | 第59页 |
·基因预测 | 第59页 |
·与公共数据库比对 | 第59-60页 |
·COG注释 | 第60页 |
·GO注释 | 第60页 |
·Pathway注释 | 第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73页 |
·测序结果概况 | 第60-62页 |
·同源基因组比较 | 第62-63页 |
·基因预测 | 第63-64页 |
·与公共数据库比对 | 第64-66页 |
·COG注释 | 第66-68页 |
·GO注释 | 第68-69页 |
·Pathway注释 | 第69-71页 |
·氨单加氧酶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及奖励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