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西藏半野生小麦与普通小麦构建的RIL群体的农艺性状调查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页 |
·西藏半野生小麦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10-15页 |
·产量三因素 | 第10-11页 |
·产量构成三要素的相关性 | 第11页 |
·小麦穗数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小麦粒重的相关性研究 | 第12-13页 |
·小麦其他重要穗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 第13页 |
·小麦株高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研究的进展 | 第13页 |
·普通小麦农艺性状的进化 | 第13-15页 |
·RIL群体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亲本选择 | 第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页 |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调查 | 第16页 |
·数据的处理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讨论 | 第17-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31页 |
·亲本主要农艺性状对比 | 第17页 |
·穗粒数及千粒重表型变异分析 | 第17-18页 |
·其他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第18-19页 |
·各个农艺性状的频数分布情况 | 第19-24页 |
·RIL系群体各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28页 |
·群体株系的聚类分析 | 第28-30页 |
·群体中株系的主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作者简介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