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37页 |
·灭活病毒及病毒样颗粒 | 第13-17页 |
·灭活病毒与病毒样颗粒作为疫苗抗原的现状 | 第13-16页 |
·灭活病毒与病毒样颗粒疫苗在生产过程中的难点 | 第16-17页 |
·影响蛋白质稳定性的外界因素 | 第17-22页 |
·温度 | 第18页 |
·pH值 | 第18-19页 |
·盐 | 第19-20页 |
·表面及振荡 | 第20-21页 |
·赋形剂 | 第21-22页 |
·蛋白质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 第22-31页 |
·溶液中构象变化的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光谱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尺寸分析技术 | 第25-27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27页 |
·生物活性检测 | 第27-28页 |
·蛋白质在固液界面的结构变化 | 第28-31页 |
·氢氘交换结合核磁共振或质谱 | 第28-29页 |
·偏极化干涉仪 | 第29-31页 |
·大颗粒疫苗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大颗粒疫苗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32页 |
·大颗粒疫苗在纯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第32-34页 |
·大颗粒疫苗在纯化过程中的构象变化 | 第32-33页 |
·提高大颗粒疫苗在层析过程中的收率的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论文立题依据 | 第34-3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论文意义 | 第36-37页 |
2 灭活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组装的检测及定量方法的建立 | 第37-57页 |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超速离心法制备口蹄疫灭活病毒(FMDV)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VLPs)纯品 | 第40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及多角度激光散射仪检测 | 第40-41页 |
·动态光散射分析 | 第41页 |
·SDS-PAGE电泳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41页 |
·最大吸收波长扫描分析 | 第4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4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检测FMDV的色谱柱的选择 | 第42-43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定量检测FMDV的方法建立 | 第43-46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法检测FMDV的应用 | 第46-50页 |
·FMDV的加热裂解分析 | 第46-48页 |
·FMDV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第48-50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检测HBcAg-VLPs | 第50-53页 |
·HBcAg-VLPs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0-52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检测HBcAg-VLPs的应用 | 第52-53页 |
·高效液相凝胶过滤色谱用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样颗粒(HBsAg-VLPs)的质量控制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3 场流分级和光谱学方法用于灭活病毒及病毒样颗粒结构稳定性研究 | 第57-69页 |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超速离心法制备FMDV纯品 | 第57页 |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 第57-58页 |
·场流分级分析 | 第58页 |
·圆二色光谱测定 | 第58页 |
·内源性荧光光谱测定 | 第58页 |
·动态光散射分析 | 第58-59页 |
·HBsAg-VLPs抗原含量测定 | 第59页 |
·波长扫描及SDS-PAGE检测 | 第5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场流分级及光谱学方法检测FMDV灭活病毒 | 第59-64页 |
·场流分级检测FMDV | 第59-62页 |
·光谱法检测FMDV的构象 | 第62-64页 |
·场流分级及光谱学方法检测不同pH条件下HBsAg-VLPs的结构变化 | 第64-67页 |
·场流分级检测pH对HBsAg-VLPs的影响 | 第64-66页 |
·光谱法分析pH对HBsAg-VLPs的影响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4 病毒样颗粒在层析介质表面的构象变化研究 | 第69-89页 |
·实验材料 | 第70-71页 |
·实验方法 | 第71-74页 |
·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样颗粒(HBsAg-VLPs)的性质鉴定 | 第71-72页 |
·Zeta电位及颗粒尺寸测定 | 第71页 |
·HBsAg-VLPs抗原含量测定 | 第71页 |
·高效液相检测(HPSEC)及多角度激光分析(MALLS) | 第71-72页 |
·HBsAg-VLPs的离子交换层析实验 | 第72页 |
·DEAE-agarose的制备 | 第72-73页 |
·双偏极化干涉仪芯片(DPI)表面的DEAE-agarose修饰 | 第73-74页 |
·双偏极化干涉仪在线检测HBsAg-VLPs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行为 | 第7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4-87页 |
·溶液环境对HBsAg-VLPs组装体在层析过程中的结构影响 | 第74-80页 |
·双偏极化干涉仪在线检测HBsAg-VLPs在DEAE-agarose表面的吸附行为 | 第80-86页 |
·DEAE-agarose的制备 | 第80-81页 |
·双偏极化干涉仪芯片表面的DEAE-agarose修饰 | 第81-83页 |
·HBsAg-VLPs在DEAE-agarose表面的吸附研究 | 第83-86页 |
·HBsAg-VLPs在不同溶液pH条件下层析过程中解聚的机理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灭活口蹄疫病毒疫苗的稳定性及提高其稳定性的策略 | 第89-107页 |
·实验材料 | 第90-91页 |
·实验方法 | 第91-92页 |
·超速离心法制备FMDV纯品 | 第91页 |
·FMDV的HPSEC分析及定量检测 | 第91页 |
·FMDV稳定剂的筛选 | 第91-92页 |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 第92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92页 |
·等温滴定量热仪分析 | 第92页 |
·盐对FMDV的影响 | 第9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2-105页 |
·FMDV的热稳定性的HPSEC分析 | 第92-94页 |
·溶液pH对FMDV的影响 | 第94-97页 |
·FMDV稳定剂的筛选 | 第97-100页 |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稳定剂对FMDV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盐对FMDV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灭活FMDV纯化工艺设计及纯化伴侣对FMDV收率的影响 | 第107-133页 |
·实验材料 | 第108页 |
·实验方法 | 第108-110页 |
·硅藻土的筛选 | 第108页 |
·超滤浓缩 | 第108-109页 |
·PEG沉淀 | 第109页 |
·离子交换层析 | 第109页 |
·FMDV的HPSEC分析及定量检测 | 第109-110页 |
·SDS-PAGE | 第110页 |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第110页 |
·Zeta电位测定 | 第110页 |
·光学显微镜观察硅藻土 | 第11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0-129页 |
·FMDV的纯化工艺整合及稳定剂在纯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110-119页 |
·吸附除杂纯化FMDV的硅藻土的筛选 | 第110-116页 |
·PEG沉淀 | 第116-117页 |
·纯化工艺组合设计 | 第117-119页 |
·FMDV的离子交换层析及纯化伴侣对FMDV的影响 | 第119-129页 |
·pH对FMDV的离子交换层析的影响 | 第119-125页 |
·纯化伴侣对FMDV在IEC过程中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FMDV在不同pH条件下的层析裂解机理 | 第127-129页 |
·总工艺的纯化效率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7页 |
·本文的研究结果 | 第133-13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4-135页 |
·展望 | 第135-137页 |
符号表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1页 |
附录A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51-153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53-157页 |
致谢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