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综合分析法 | 第15页 |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跨学科研究法 | 第15-16页 |
2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历史溯源 | 第16-22页 |
·古希腊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懵懂 | 第16-18页 |
·中世纪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掩盖 | 第18页 |
·近代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抽象假定 | 第18-19页 |
·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继续深入 | 第19-22页 |
3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演化轨迹 | 第22-31页 |
·抽象的人的理想本质: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 第23-27页 |
·基于理性的人: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 | 第23-24页 |
·基于抽象的人: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 第24-27页 |
·现实的人的真正本质:从《神圣家族》到《共产党宣言》时期 | 第27-29页 |
·现实的人的生产劳动: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资本论》及其“手稿”时期 | 第29-31页 |
4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全景展示 | 第31-40页 |
·人的类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 第31-34页 |
·两种思维方式的交锋:预设人的类本质 | 第31-32页 |
·“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深刻内涵 | 第32-34页 |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第34-38页 |
·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提出人的现实本质 | 第34-35页 |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深刻内涵 | 第35-38页 |
·二者关系之透视 | 第38-40页 |
5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终极指向 | 第40-46页 |
·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 第40-43页 |
·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 | 第40-41页 |
·人的社会本质的全面发展 | 第41-43页 |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 | 第43-46页 |
·提升人的劳动能力 | 第43-44页 |
·变革社会制度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