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两种典型无线衰落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概述第1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两种典型无线衰落信道建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第11-13页
     ·短波信道建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第11-12页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建模的历史发展及现状第12-13页
   ·论文工作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无线衰落信道的基本理论和描述方法第14-31页
   ·无线衰落信道的基本理论第14-17页
     ·无线衰落信道的共有特性第14-15页
     ·短波信道的传播特性第15-17页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LMSC)的传播特性第17页
   ·描述无线衰落信道的几种概率分布第17-25页
     ·高斯分布第17-18页
     ·瑞利分布第18-20页
     ·莱斯分布第20-22页
     ·对数正态分布第22-23页
     ·Nakagami-m分布第23-25页
   ·验证两种衰落信道模型性能的主要方法第25-29页
     ·信道的散射函数第25页
     ·电平通过率(LCR)和平均衰落持续时间(AFD)第25-29页
   ·无线衰落信道的建模方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宽带短波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第31-50页
   ·常见的短波信道模型第31-36页
     ·Watterson模型第31-32页
     ·Watterson改进型模型第32-34页
     ·子带并行模型第34页
     ·Vogler模型第34-36页
     ·电离层物理模型第36页
   ·ITS模型第36-41页
     ·ITS模型的基本理论第37-38页
     ·ITS模型的仿真分析第38-41页
   ·简化的ITS模型第41-48页
     ·高斯函数拟合的简化方式第41-44页
     ·Nakagami-m函数拟合的简化方式第44-47页
     ·两种简化模型的可行性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陆地移动卫星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第50-68页
   ·常见的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第50-55页
     ·C.Loo模型第50-51页
     ·LUTZ两状态模型第51-52页
     ·Corazza模型第52-53页
     ·多状态陆地移动卫星信道模型第53-55页
   ·综合的陆地移动卫星衰落信道模型第55-59页
     ·模型的基本理论第55-58页
     ·综合模型的统计特性与误码率第58-59页
   ·综合模型的仿真实现与性能分析第59-66页
     ·综合模型的仿真实现原理第59-61页
     ·综合模型的性能分析第61-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两跳MIMO-OFDM中继通信系统功率分配
下一篇:分布式MIMO-OFDM系统的多载波频偏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