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冯梦龙“三言”中的次要人物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3页
第一章 “次要人物”概念界定第13-20页
 第一节 “主要人物”与“主人公”第14-15页
 第二节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第15-20页
第二章 “三言”次要人物举要类析第20-50页
 第一节 次要人物中的正面形象第21-34页
  一、 聪慧善良的女性形象第22-24页
  二、 扶危济困的义士形象第24-27页
  三、 礼顺人情的官员形象第27-29页
  四、 忠心为主的仆人形象第29-31页
  五、 仁慈开明的家长形象第31-32页
  六、 助善除恶的神灵形象第32-34页
 第二节 次要人物中的反面形象第34-47页
  一、 好色贪淫的男性形象第34-36页
  二、 品行不端的毒妇形象第36-38页
  三、 穿街入户的婆子形象第38-39页
  四、 江湖作恶的歹人形象第39-41页
  五、 昏庸愚顽的家长形象第41-43页
  六、 神秘阴森的鬼魅形象第43-45页
  七、 其他反面人物形象第45-47页
 第三节 次要人物中的中性形象第47-50页
第三章 次要人物在“三言”故事中的艺术功能第50-65页
 第一节 次要人物与其他人物关系第51-55页
 第二节 次要人物与小说故事结构第55-57页
 第三节 次要人物与故事情节生成第57-59页
 第四节 次要人物与故事叙事环境第59-61页
 第五节 次要人物与小说语言风格第61-62页
 第六节 次要人物与小说思想主题第62-65页
第四章 以“三言”为例分析白话短篇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特殊价值第65-75页
 第一节 笔墨多少与印象深浅第65-68页
 第二节 关联人物及关系远近第68-70页
 第三节 结构生成及影响大小第70-72页
 第四节 主题体现及反映程度第72-75页
结语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诗经》兽意象研究
下一篇:熙丰文化背景下的临川三王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