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8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18-19页 |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第19-21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9-20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20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0-21页 |
·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21-23页 |
·凯恩斯关于投资与就业关系的观点 | 第21-22页 |
·FDI 促进就业论的“两缺口”模式 | 第22-23页 |
·坎普贝尔理论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山西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就业影响分析 | 第24-37页 |
·山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历史 | 第24-27页 |
·山西省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特点 | 第27-33页 |
·外资增长缺乏稳定 | 第27-29页 |
·港澳台投资占比过高 | 第29-30页 |
·引资产业过于集中 | 第30-31页 |
·区域分布严重失衡 | 第31-32页 |
·投资方式日趋多样 | 第32-33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就业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33-36页 |
·就业数量 | 第33-35页 |
·就业质量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山西省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9页 |
·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第37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数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7-43页 |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37-38页 |
·协整检验 | 第38-40页 |
·基于 VAR 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第40-42页 |
·方差分析 | 第42-43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43页 |
·协整检验 | 第43-44页 |
·VAR 模型的估计 | 第44-45页 |
·基于 VAR 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第45-47页 |
·方差分析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49-55页 |
·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第49-50页 |
·加强“硬”建设 | 第49-50页 |
·提高“软”实力 | 第50页 |
·完善引资策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质量 | 第50-51页 |
·科学招商选资,细化外资准入门槛 | 第50页 |
·优化引资来源结构,加强政策引导 | 第50-51页 |
·加强后续质量监管,保证企业合规经营 | 第51页 |
·引导外资流向,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布局 | 第51-52页 |
·正确引导产业流向,加快外资结构升级 | 第51-52页 |
·合理分配外资资源,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 第52页 |
·创新投资方式,提升外商直接投资效率 | 第52-53页 |
·积极鼓励外资参与企业重组 | 第52-53页 |
·坚持“以民引外”招商理念 | 第53页 |
·理性应对独资化趋势 | 第53页 |
·强化外资关联,规避外商直接投资挤出效应 | 第53-55页 |
·推行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吸收能力 | 第54页 |
·完善中介服务,加快信息化发展 | 第54页 |
·重视能力培养,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1、结论 | 第55页 |
2、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