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

日本的ADR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5页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第12页
 三、相关文献研究概况第12-14页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4页
 五、本文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日本的ADR制度第15-26页
 一、ADR制度的定义及分类第15-17页
  (一) ADR制度的定义第15-16页
  (二) ADR制度的分类第16-17页
 二、日本ADR制度的理论分析第17-20页
  (一) 日本人的法律意识第17-18页
  (二) 日本ADR制度与私法自治原则第18-19页
  (三) 规范的适用问题第19-20页
 三、日本ADR制度的变迁第20-23页
  (一) 调停制度的建立第21页
  (二) 战后的“法治化要求”第21-22页
  (三) 解决涉及专门知识领域的纠纷之需要第22-23页
 四、日本ADR制度的功能第23-26页
  (一) 解决纠纷的功能第23页
  (二) 实现正义的功能第23-24页
  (三) 形成新的规范的功能第24-26页
第二章 日本ADR制度的运行状况第26-33页
 一、实务中的ADR第26-29页
  (一) 各种纠纷与日本ADR制度第26-27页
  (二) 小额纠纷与日本ADR制度第27-28页
  (三) 集团纠纷与日本ADR制度第28-29页
 二、日本ADR制度在实务中的多样化发展第29-33页
  (一) 法院附设ADR制度第29-30页
  (二) 医疗纷争第30-31页
  (三) 国民生活中心ADR第31-33页
第三章 我国ADR制度的完善第33-43页
 一、各种ADR制度在我国的利用状况第33-36页
  (一) 调解第33-34页
  (二) 仲裁第34-35页
  (三) 和解第35-36页
 二、我国ADR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一) 关于ADR制度的立法不完善第36页
  (二) 我国ADR制度的运行程序不规范第36-37页
  (三) 我国ADR制度的发展单一且不均衡第37-38页
 三、形成我国ADR制度相关问题的原因第38-39页
  (一) 国家层面的重视及投入不足第38页
  (二) 我国ADR程序自身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三) 当事人的诉讼倾向较重第39页
 四、在我国构建ADR制度的思考第39-43页
  (一) 我国构建ADR制度的必要性第39-40页
  (二) 我国构建ADR制度的可行性第40页
  (三) 改善我国ADR制度的建议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解释范式下的立法者意图
下一篇:有权决定抑或有理决定--以霍布斯的怀疑论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