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研究--以六安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引言第10-24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研究的目的第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4页
     ·创新与不足第14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16页
     ·高中生的概念第14-15页
     ·高中贫困生的概念第15页
     ·农村高中贫困生的概念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理论基础第18-20页
     ·教育机会均等理论第18-19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9-20页
     ·成本分担理论第20页
   ·文献综述第20-24页
2 六安市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4-36页
   ·六安市高中的基本情况第24页
     ·六安市裕安区的地理形势第24页
     ·六安市裕安区高中教育现状第24页
   ·六安市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现状与问题第24-36页
     ·政府方面第24-30页
     ·学校方面第30-34页
     ·社会方面第34-36页
3 六安市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第36-46页
   ·政府投入不足第36-43页
     ·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第36-38页
     ·安徽省政府投入较少第38-43页
   ·学校方面存在的不足第43-45页
     ·资金困难第43页
     ·对资助制度宣传不够第43-44页
     ·贫困生评价标准不完善第44页
     ·对贫困生心理方面关注不够第44页
     ·监管不到位第44-45页
   ·社会对农村高中捐助力度小第45-46页
4 完善农村普通高中资助体系的对策建议第46-55页
   ·发挥政府的主导性地位第46-48页
     ·加大高中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第46-47页
     ·合理确定学费,降低教育成本第47-48页
   ·加强学校的管理作用第48-52页
     ·量化贫困标准,提供资助依据第48-49页
     ·建立贫困生档案,做好统计工作第49-50页
     ·加强资助金监管,提高资助金使用效率第50-51页
     ·关注贫困生成长,保障贫困生心理健康第51-52页
   ·调动社会的资助积极性第52-55页
     ·加强宣传力度,鼓励社会资助多样化第52-53页
     ·完善资助渠道,建立高中贫困生社会支持资助网络系统第53-54页
     ·公开社会资助,保障资助的透明性第54-55页
5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65页
 附录A 农村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问卷第58-61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61-62页
 附录C 国家开发银行扶贫助学金申请登记表第62-63页
 附录D 中央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表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对话理论的硕士生研究性学习探究--以A大学为例
下一篇:河南省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