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论文依据及意义 | 第11-13页 |
·南大洋气旋概况 | 第11-12页 |
·南大洋气旋的气候效应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早期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出现自动追踪气旋算法后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创新性 | 第16-19页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采用数据说明 | 第19页 |
·采用数据介绍 | 第19页 |
·文中数据分析的季节划分 | 第19页 |
·气旋识别算法介绍 | 第19-26页 |
·气旋识别追踪算法简介 | 第19-24页 |
·气旋识别追踪算法可靠性检验 | 第24-26页 |
·气候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 第26-29页 |
·相关分析 | 第26页 |
·线性倾向估计 | 第26-27页 |
·累积距平 | 第27-28页 |
·小波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南大洋气旋的时空特征 | 第29-54页 |
·气旋数量的变化以及周期分析 | 第29-34页 |
·气旋数量的季节以及年际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气旋数量变化的周期性 | 第31-34页 |
·气旋活动密度及其变化特征 | 第34-39页 |
·气旋源地密度及其变化特征 | 第39-43页 |
·气旋消亡地密度及其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气旋路径密度及其变化特征 | 第44-45页 |
·气旋强度及其变化特征 | 第45-47页 |
·气旋的生命史 | 第47-48页 |
·爆发性气旋的时空特征 | 第48-52页 |
·气旋加深率以及爆发性气旋数量 | 第49-51页 |
·爆发性气旋的空间分布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我国南极科考站附近气旋的统计特征 | 第54-63页 |
·中山站附近气旋 | 第54-58页 |
·中山站附近气旋基本气候特征 | 第54-56页 |
·中山站附近气旋的活动特征 | 第56-58页 |
·长城站附近气旋 | 第58-61页 |
·长城站附近气旋基本气候特征 | 第58-60页 |
·长城站附近气旋的活动特征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南大洋气旋活动与 AAO、ENSO 及海温梯度的关系 | 第63-76页 |
·气旋活动异常与 AAO 的关系 | 第63-68页 |
·气旋密度数据处理 | 第63-64页 |
·气旋活动异常与 AAO 指数的相关分析 | 第64-65页 |
·冬季气旋活动异常与 AAO 的合成分析 | 第65-67页 |
·气旋源地异常与 AAO 的相关分析 | 第67-68页 |
·气旋活动异常与 ENSO 的关系 | 第68-72页 |
·不同 ENSO 位相下气旋数量的对比分析 | 第69-70页 |
·不同 ENSO 位相下气旋空间分布的对比分析 | 第70-72页 |
·气旋活动异常与海温梯度的关系 | 第72-75页 |
·数据处理 | 第72页 |
·气旋活动异常与海温梯度的相关分析 | 第72-74页 |
·气旋源地异常与海温梯度的相关分析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6-79页 |
·总结 | 第76-77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86页 |
已发表文章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