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的感性工学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限制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2章 感性工学在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应用 | 第18-27页 |
| ·感性工学理论概述 | 第18页 |
| ·感性工学的研究方法 | 第18-22页 |
| ·感性工学的分类 | 第18-20页 |
| ·感性工学的测量方法 | 第20-22页 |
| ·统计方法 | 第22页 |
| ·感性工学在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设计中的可行性 | 第22-24页 |
| ·眼动实验在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感性语汇分类法在视觉识别设计中的应用 | 第24页 |
| ·感性工学在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设计中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 ·经济发展带动品牌视觉识别的发展 | 第25页 |
| ·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设计需要以感性工学为手段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要素分析 | 第27-41页 |
| ·消费者感性认知与行为分析 | 第27-29页 |
| ·消费者心理分析 | 第27页 |
| ·消费者认知与行为分析 | 第27-29页 |
| ·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的作用及策略 | 第29-32页 |
| ·品牌视觉识别特征的作用 | 第29-31页 |
| ·品牌视觉识别特征的策略 | 第31-32页 |
| ·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设计要素分析 | 第32-40页 |
| ·市场现有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当今设计美学趋势 | 第33-34页 |
| ·电池及其售卖包装视觉传达信息设计要素分析 | 第34-38页 |
| ·电池售卖货架可见性要素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电池品牌视觉识别特征要素实验 | 第41-52页 |
| ·眼动实验原理 | 第41-43页 |
| ·电池外观眼动实验 | 第43-48页 |
| ·实验目的 | 第43页 |
| ·实验代表样本筛选 | 第43-45页 |
| ·实验设计和程序 | 第45-47页 |
| ·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 ·电池 LOGO 色彩眼动实验 | 第48-51页 |
| ·实验目的 | 第48页 |
| ·实验设计和程序 | 第48-49页 |
| ·眼动实验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对九夷三普电池品牌设计建议 | 第52-68页 |
| ·课题项目介绍 | 第52页 |
| ·竞争对手的分析 | 第52-56页 |
| ·各地区代表竞争对手分析 | 第52-54页 |
| ·九夷三普现有电池产品优劣势感性工学量化分析 | 第54-56页 |
| ·运用感性语汇分类法关键词细化得出设计元素 | 第56-59页 |
| ·普通版电池设计方案评估 | 第59-64页 |
| ·普通版电池外观方案评估 | 第59-61页 |
| ·普通版电池售卖包装货架可见性方案评估 | 第61-64页 |
| ·特别版电池设计方案评估 | 第64-67页 |
| ·特别版电池外观方案评估 | 第64-65页 |
| ·特别版电池售卖包装货架可见性方案评估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附录Ⅰ包装造型形式代表样本 | 第70-71页 |
| 附录 Ⅱ 电池风格代表样本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