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汉人社会文化研究--以青海乐都七里店村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6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研究社区背景 | 第28-49页 |
第一节 区域社会文化背景 | 第28-34页 |
一、 经济结构 | 第29-30页 |
二、 民族构成 | 第30-31页 |
三、 文化构成 | 第31-34页 |
(一)河湟文化圈的形成 | 第32-33页 |
(二)河湟文化的多元与融合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拓土开疆与汉人社会形成 | 第34-38页 |
第三节 村落背景 | 第38-49页 |
一、 地理基础 | 第38-40页 |
二、 经济状况 | 第40-41页 |
三、 受教育水平 | 第41-42页 |
四、 村中族群与人口 | 第42-49页 |
第三章 汉人宗族社会及文化生活 | 第49-93页 |
第一节 历史记忆 | 第49-64页 |
一、 裴家记忆 | 第49-50页 |
二、 族谱 | 第50-56页 |
三、 宗族认同 | 第56-58页 |
四、 家族禁忌 | 第58-59页 |
五、 祭祖 | 第59-64页 |
第二节 物质文化 | 第64-67页 |
一、 服饰 | 第64-65页 |
二、 饮食 | 第65-66页 |
三、 民居 | 第66-67页 |
第三节 精神文化 | 第67-93页 |
一、 婚嫁 | 第67-71页 |
二、续香火 | 第71-72页 |
三、过寿 | 第72-73页 |
四、丧葬 | 第73-79页 |
五、节日 | 第79-93页 |
第四章 汉人信仰与宗教生活 | 第93-137页 |
第一节 村庙 | 第94-117页 |
一、 七里寺 | 第95-96页 |
二、 村庙重建 | 第96-98页 |
三、 村庙现状 | 第98-107页 |
(一)三官殿 | 第98-99页 |
(二)玉皇殿 | 第99-100页 |
(三)三清殿 | 第100-101页 |
(四)老爷殿 | 第101-102页 |
(五)十王殿 | 第102-103页 |
(六)娘娘殿 | 第103-105页 |
(七)古佛殿 | 第105-106页 |
(八)菩萨殿 | 第106-107页 |
(九)山门 | 第107页 |
四、 村庙值守者——庙官 | 第107-108页 |
五、 庙宇更名背后 | 第108-109页 |
六、 孔子庙 | 第109-114页 |
(一)孔庙 | 第110-113页 |
(二)俗名的寓意 | 第113-114页 |
七、 白帝庙 | 第114-115页 |
八、 宗教诉求 | 第115-117页 |
第二节 周期性集体祭祀——庙会 | 第117-125页 |
一、 缘起 | 第117页 |
二、 准备工作 | 第117-125页 |
1.聘请道士 | 第117-118页 |
2. 上庙分工 | 第118-119页 |
3.工作开展 | 第119-123页 |
4.村庙活动的经济基础 | 第123-125页 |
第三节 祭仪过程 | 第125-131页 |
一、 酬神建醮 | 第126-128页 |
1.开壇立疏 | 第126页 |
2.栽高竿 | 第126-128页 |
二、 设坛祭亡 | 第128页 |
三、 摆九曲黄河灯阵 | 第128-129页 |
四、 唱戏——世俗的祭礼 | 第129-131页 |
第四节 祭祀圈与信仰圈 | 第131-137页 |
一、 庙会与社区中村落之关系 | 第132-134页 |
二、 宗教背后的社会力量 | 第134-137页 |
第五章 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 | 第137-163页 |
第一节 九曲黄河灯会考源 | 第137-139页 |
第二节 七里店灯会产生渊源及人文背景 | 第139-141页 |
一、 灯会记忆 | 第139-140页 |
二、 灯会沿革 | 第140-141页 |
第三节 灯会仪式过程 | 第141-153页 |
一、 准备工作 | 第141-145页 |
1.迎喜 | 第141-142页 |
2.塑蜡 | 第142-143页 |
3.做灯笼 | 第143页 |
4.栽灯杆 | 第143-145页 |
二、 灯会过程 | 第145-152页 |
1.点灯 | 第145-146页 |
2.上香 | 第146-148页 |
3.转灯 | 第148-150页 |
4.“偷”灯 | 第150-151页 |
5.唱戏 | 第151-152页 |
三、 灯会结束 | 第152-153页 |
第四节 现代化背景下的灯会 | 第153-154页 |
一、 七里店旅游业的发展与定位 | 第153-154页 |
二、 民俗文化的回归 | 第154页 |
第五节 仪式的功能与象征 | 第154-163页 |
一、 灯会仪式与宗教 | 第155页 |
二、 灯会仪式与象征 | 第155-157页 |
三、 灯会仪式与文化 | 第157-158页 |
四、 灯会的演变与文化的传承 | 第158-163页 |
(一)灯会的演变 | 第158-159页 |
(二)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与其他地区灯会的区别 | 第159-160页 |
(三)灯会的文化传承 | 第160-163页 |
结语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0页 |
附录 | 第170-1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8-179页 |
致谢 | 第179-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