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洋大学 李雪燕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 1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概述 | 第13-14页 |
| 2 微卫星标记在刺参人工繁育中亲本识别的应用 | 第14-18页 |
| ·微卫星标记技术 | 第14-15页 |
| ·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亲缘关系鉴定 | 第15-16页 |
| ·亲子鉴定方法的简介 | 第16-17页 |
| ·影响亲子鉴定准确性的因素 | 第17-18页 |
| ·亲子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 3 刺参对温度适应的研究 | 第18-20页 |
| ·温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 第18-19页 |
| ·刺参在夏眠过程中的调控 | 第19-20页 |
| 4 表观遗传调控 | 第20-23页 |
| ·表观遗传学 | 第20页 |
| ·表观遗传调控相关基因 | 第20-21页 |
|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21-22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微卫星标记在刺参人工繁育中亲本识别的应用 | 第23-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 ·实验样品 | 第24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 ·成参 DNA 的提取 | 第25页 |
| ·幼参 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 ·微卫星位点 | 第26页 |
| ·PCR 扩增条件 | 第26-27页 |
| ·电泳检测与条带统计 | 第27页 |
| ·配制非变性聚丙烯酰胺胶 | 第27页 |
| ·凝胶电泳 | 第27页 |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 2 实验结果 | 第28-33页 |
| ·DNA 的提取检测及位点扩增结果 | 第28页 |
| ·微卫星位点扩增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排除概率和累积排除概率 | 第29-30页 |
| ·基于排除法的亲子鉴定结果 | 第30-31页 |
| ·基于似然法的亲子鉴定结果 | 第31-33页 |
| 3 讨论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表观遗传调控相关基因在不同胁迫温度下的表达 | 第36-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 ·实验样品 | 第37页 |
| ·总 RNA 提取 | 第37-38页 |
| ·逆转录合成 cDNA 模板 | 第38页 |
| ·Real-time PCR | 第38-40页 |
| ·引物 | 第38-39页 |
| ·real-time PCR 反应体系 | 第39-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 ·RNA 提取与反转录 | 第40页 |
| ·不同温度胁迫下的刺参表观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0-42页 |
| 3 讨论 | 第42-45页 |
| 第四章 刺参表观遗传调控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 | 第45-5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实验样品 | 第45页 |
| ·总 RNA 的提取 | 第45-46页 |
| ·逆转录合成 cDNA 模板 | 第46-47页 |
| ·Real-time PCR | 第47-48页 |
|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RNA 提取与反转录 | 第48-49页 |
| ·高温胁迫过程中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的表达 | 第49-51页 |
| 3 讨论 | 第51-52页 |
| 4 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已完成文章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