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审视——审判管理与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 | 第10-20页 |
一、审判管理与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产生的背景考察 | 第10-11页 |
二、审判管理与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及其内容 | 第11-14页 |
(一) 审判管理与审判质量效率 | 第11-12页 |
(二) 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基本内容 | 第12-14页 |
三、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实证考察——以徐州两级法院为例 | 第14-18页 |
(一) 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方式 | 第14-15页 |
(二) 2009年—2011年徐州两级法院的审判质量效率基本数据 | 第15-18页 |
四、考评数据服务于审判管理的“附从性” | 第18-20页 |
(一) 考评数据附从于审判管理的动因 | 第18页 |
(二) 审判管理对考评数据的现实影响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体察——审判评估数据的负面价值导向 | 第20-27页 |
一、强化行政管理,冲击审判独立 | 第20-22页 |
(一) 我国法院管理模式 | 第20-21页 |
(二) 审判质量效率考评指标对审判独立的负面影响 | 第21-22页 |
二、注重数据上的形式“公正”,忽视司法实质正义 | 第22-24页 |
(一) 司法公正的含义 | 第22页 |
(二) 司法公正的价值 | 第22页 |
(三) 审判质量效率考评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三、统计数据下审判效率的异化 | 第24-27页 |
(一) 司法效率的产生和定义 | 第24页 |
(二) 司法效率的价值 | 第24-25页 |
(三) 审判质量效率考评指标对司法效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优术——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优化 | 第27-36页 |
一、审判质量效率考评存在的社会基础 | 第27-28页 |
(一) 建立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客观需要 | 第27页 |
(二) 建立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是法官职业化的现实要求 | 第27-28页 |
(三) 建立审判质量效率考评体系是实现两个效果的迫切要求 | 第28页 |
二、域外法官评估机制及其借鉴 | 第28-33页 |
(一) 美国 | 第28-30页 |
(二) 加拿大 | 第30-31页 |
(三) 德国 | 第31-32页 |
(四) 日本 | 第32-33页 |
三、对审判质量效率评估的再构建 | 第33-36页 |
(一) 对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目的进行准确定位 | 第33页 |
(二) 对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的结果进行科学运用 | 第33-34页 |
(三) 尊重审判权独立,尊重个体法官 | 第34页 |
(四) 充实一线审判力量 | 第34页 |
(五) 以培训提升审判质量 | 第34-35页 |
(六) 建立与审判质量效率考评相配套的机制 | 第35页 |
(七) 淡化数字与排名,淡化奖励机制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