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械扫描雷达的空间目标自动化探测系统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某雷达自动化工作模式可行性分析 | 第15-22页 |
| ·某雷达概况及现状 | 第15-16页 |
| ·结构组成 | 第15页 |
| ·主要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 ·理论依据 | 第16-18页 |
| ·计算机智能监控技术 | 第16-17页 |
| ·软件开发组建模块技术 | 第17页 |
| ·电源智能管理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系统设计 | 第18-20页 |
| ·重点难点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某雷达自动化工作模式的设计与实现 | 第22-55页 |
| ·自动工作流程 | 第22页 |
| ·单机工作流程 | 第22页 |
| ·联机工作流程 | 第22页 |
| ·电源自动控制模块 | 第22-27页 |
| ·电路设计 | 第22-25页 |
| ·控制程序 | 第25-27页 |
| ·指挥监控硬件模块 | 第27-28页 |
| ·指挥监控软件模块 | 第28-34页 |
| ·主要功能 | 第28-29页 |
| ·总体设计 | 第29-30页 |
| ·实现方法 | 第30-34页 |
| ·通信引导模块 | 第34-38页 |
| ·新增功能 | 第35页 |
| ·实现方法 | 第35-38页 |
| ·主控台模块 | 第38-40页 |
| ·新增功能 | 第38页 |
| ·实现方法 | 第38-40页 |
| ·伺服系统模块 | 第40-41页 |
| ·电路改造 | 第40-41页 |
| ·软件修改 | 第41页 |
| ·发射机系统 | 第41-43页 |
| ·电路改造 | 第42页 |
| ·软件修改 | 第42-43页 |
| ·空间目标探测值班计算机 | 第43-44页 |
| ·空间目标探测管理信息系统 | 第44-55页 |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4-47页 |
| ·系统实现 | 第47-55页 |
| 第四章 某雷达自动化工作模式的测试 | 第55-70页 |
| ·单机自动空间目标探测 | 第55-62页 |
| ·接收计划 | 第55-56页 |
| ·生成方案 | 第56-57页 |
| ·加电开机 | 第57页 |
| ·系统自检 | 第57-59页 |
| ·跟踪准备 | 第59页 |
| ·捕获跟踪 | 第59-61页 |
| ·数据处理 | 第61页 |
| ·继续跟踪或关机断电 | 第61-62页 |
| ·联合自动空间目标探测 | 第62页 |
| ·接收计划 | 第62页 |
| ·加电开机 | 第62页 |
| ·联合调试 | 第62页 |
| ·自动化自主运行测试 | 第62-67页 |
| ·软件界面 | 第62-63页 |
| ·信息显示子界面 | 第63页 |
| ·进程控制子界面 | 第63-64页 |
| ·设备状态子界面 | 第64页 |
| ·系统自检子界面 | 第64页 |
| ·数据处理子界面 | 第64-67页 |
| ·空间目标管理信息系统测试 | 第67-70页 |
| ·系统信息导入 | 第67页 |
| ·系统输出 | 第67-68页 |
| ·测试说明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