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化学(药物)疗法论文

环醚侧基修饰的PCL/PEG嵌段共聚物可注射温敏凝胶及肿瘤局部给药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1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3-39页
   ·癌症治疗的现状第13-16页
   ·局部给药系统第16-38页
     ·植入剂第16-17页
     ·可植入微球第17-19页
     ·可膨胀的纳米粒第19-21页
     ·聚合物微囊第21-23页
     ·柔软的聚合物膜第23-26页
     ·物理交联温敏原位凝胶第26-36页
     ·胶束/纳米粒与温敏原位凝胶杂化体系第36-38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8-39页
第三章 环醚侧基修饰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温敏性能研究第39-54页
   ·引言第39页
   ·单体与聚合物的合成第39-40页
     ·实验原料第39-40页
     ·己内酯的精制第40页
     ·5-乙二醇缩酮-ε-己内酯 (TOSUO)的制备第40页
     ·含环醚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 (PECT)的合成第40页
   ·单体与聚合物的表征第40-41页
     ·红外光谱 (FT-IR)表征第40页
     ·核磁共振 (1H NMR)表征第40-41页
     ·差示扫描量热(DSC)表征第41页
     ·凝胶渗透色谱 (GPC)表征第41页
     ·X 射线衍射 (XRD)表征第41页
   ·PECT 温敏性研究第41-43页
     ·PECT 纳米粒的制备第41页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第41-42页
     ·PECT 纳米粒的粒径及温敏性测试第42页
     ·PECT 水分散液的相转变行为研究第42页
     ·PECT 水分散液的流变学行为研究第42页
     ·PECT 凝胶的内部形态研究第42-43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53页
     ·TOSUO 的合成第43页
     ·PECT 的合成与表征第43-47页
     ·PECT 纳米粒的表征第47-49页
     ·PECT 的相转变行为研究第49-53页
   ·本章结论第53-54页
第四章 环醚侧基对 PECT 凝胶的降解与释放的调控第54-72页
   ·引言第54-55页
   ·实验部分第55-57页
     ·实验原料第55页
     ·PECT 的合成及静态接触角测试第55页
     ·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的计算第55页
     ·凝胶溶液中聚合物的形态表征与粘度测试第55-56页
     ·PECT 凝胶的体内与体外降解第56页
     ·病理分析第56页
     ·PECT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第56页
     ·紫杉醇凝胶制剂的配制与表征第56-57页
     ·紫杉醇体外释放第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70页
     ·PECT 的合成与物理化学性质第57-59页
     ·PECT 的相转变研究第59-60页
     ·凝胶的体外降解第60-63页
     ·PECT 凝胶的体内降解第63-64页
     ·皮下注射的生物相容性第64页
     ·紫杉醇凝胶制剂的配制与表征第64-66页
     ·紫杉醇体外释放第66-70页
   ·本章结论第70-72页
第五章 PECT 纳米粒原位凝胶的局部给药研究第72-92页
   ·引言第72-74页
   ·实验部分第74-77页
     ·动物与细胞系第74页
     ·PTX/PECTGel制剂的制备第74页
     ·粘度测试第74页
     ·紫杉醇与阿霉素体外释放第74-75页
     ·PTX/PECTGel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第75页
     ·PECT-RB 的合成第75页
     ·PECT 凝胶瘤旁与瘤内注射的形态研究第75-76页
     ·体内抗肿瘤效果第76页
     ·紫杉醇的药动学与组织分布第76-77页
     ·肿瘤病理分析第77页
   ·结果与讨论第77-91页
     ·PTX/PECTGel的重新构建及其温敏性质第77-80页
     ·紫杉醇体外释放第80-81页
     ·PTX/PECTGel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第81页
     ·PTX/PECTGel的体内形态与抗肿瘤效果第81-84页
     ·紫杉醇代谢动力学研究第84-86页
     ·紫杉醇的组织分布研究第86-87页
     ·阿霉素的体外释放以及联合给药的抗肿瘤效果第87-91页
   ·本章结论第91-92页
第六章 PECT 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第92-109页
   ·引言第92-93页
   ·实验部分第93-95页
     ·PECT 纳米粒与凝胶的制备第93页
     ·细胞毒性第93页
     ·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第93页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实验)第93-94页
     ·PECT 纳米粒的 LD50第94页
     ·PECT 纳米粒的亚急性毒性第94页
     ·PECT 凝胶的长期毒性第94页
     ·统计学分析第94-95页
   ·结果与讨论第95-108页
     ·细胞毒性第95页
     ·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第95-96页
     ·细菌回复突变实验第96-97页
     ·PECT 纳米粒的 LD50第97页
     ·PECT 纳米粒的亚急性毒性实验第97-100页
     ·PECT 凝胶的长期埋植毒性第100-108页
   ·本章结论第108-109页
第七章 荧光成像研究 PECT 凝胶的体内与体外降解第109-121页
   ·引言第109-110页
   ·实验部分第110页
     ·PECT 与 PECT-RB 的合成第110页
     ·PECT 凝胶的体外降解第110页
     ·RB 标记的 PECT 凝胶的体内降解第110页
   ·结果与讨论第110-120页
     ·PECT 与 PECT-RB 的合成第110-111页
     ·PECT 凝胶的体外降解第111-115页
     ·荧光分子 RB 标记的 PECT 凝胶的体内降解第115-120页
   ·本章结论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4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40-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
下一篇:二叉树方法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及项目许可协议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