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

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概述第12-16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概述第12-13页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作用机制概述第13-1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第16-22页
     ·免疫因素第16-19页
     ·其他相关因素第19-22页
   ·大疱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第22-24页
     ·抗原因素第22页
     ·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致病相关性第22-24页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ERα、ERβ、IL-10、Blys 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方面第24页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方面第24-25页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25页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方面第25页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研究目的第25-2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ER、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28-45页
   ·引言第28-29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9-32页
     ·研究对象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31页
     ·统计学方法第31-32页
   ·实验结果第32-39页
     ·总 RNA 纯度检测和完整性检测第32-33页
     ·GAPDH、ER-α、IL-10、Blys 扩增产物鉴定第33-37页
     ·ER-α、ERβ、Blys、IL-10 在 SLE 患者和正常人的相对表达量(±S)(Δ CT 值与 mRNA 的表达量成反比)第37-39页
   ·讨论第39-44页
     ·ERα、ERβ在 SLE 中的免疫致病作用第39-41页
     ·IL-10 对 SLE 的致病作用第41-42页
     ·Blys 对 SLE 的致病作用第42-43页
     ·ERα、ERβ、IL-10、Blys 的相互作用机制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第三章 血管内皮祖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45-52页
   ·引言第45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45-47页
     ·研究对象第45-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统计学方法第47页
   ·实验结果第47-49页
     ·SLE 患者活动期和稳定期各项指标测定结果第47-49页
     ·SLE 患者 EPC 与 vWF:Ag、CEC 相关性分析第49页
   ·讨论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四章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52-70页
   ·引言第52-53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53-56页
     ·研究对象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56页
     ·统计学方法第56页
   ·实验结果第56-64页
     ·BP 患者抗 BP180 抗体的检测第56-57页
     ·OPN、IL-18 标准品的测定第57页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浓度表达的比较(x±s)第57-58页
     ·BP 患者血清 OPN 、IL-18 的表达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s)第58-59页
     ·不同合并症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量的比较(±s)第59-61页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肝肾功能异常的关系(±s)第61-62页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第62页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第62-63页
     ·BP 患者血清抗 BP180 抗体表达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分析第63页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表达与抗 BP180 抗体的相关性分析第63页
     ·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 BP 患者血清 OPN、IL-18 的表达差异(±s)第63-64页
   ·讨论第64-69页
     ·OPN、IL-18 对 BP 的致病作用机制研究第64-65页
     ·OPN、IL-18 与 BP 合并症的的致病机制研究第65-67页
     ·OPN、IL-18 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第67-68页
     ·OPN 和 IL-18 之间及二者与 BP 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第五章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70-87页
   ·引言第70-71页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71-72页
     ·研究对象第71-72页
     ·实验方法第72页
     ·统计学方法第72页
   ·实验结果第72-81页
     ·BP180NC16a-ELISA 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及与临床相关分析第72-75页
     ·IL-17 、IL-23 标准品曲线的绘制第75页
     ·BP 患者血清 IL-17、IL-23 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第75-81页
   ·讨论第81-85页
     ·BP180NC16a 抗体与 BP 的相关性第81页
     ·IL-17/IL-23 与 BP 的致病相关性第81-82页
     ·IL-17/IL-23 与各种合并症的相关性第82-85页
     ·IL-17/IL-23 与实验室检查第85页
   ·结论第85-8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7-94页
   ·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第87-89页
     ·ERα、ERβ的表达与 SLEDAI 以及病变相关性研究第87页
     ·ERα、IL-10、Blys 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87页
     ·血管内皮祖细胞测定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87-88页
     ·血清 OPN、IL-18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88页
     ·血清 IL-17、IL-23 的表达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变相关性研究第88-89页
   ·研究创新点第89-90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90-94页
     ·IL-17、IL-23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第90页
     ·OPN、 IL-18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第90-92页
     ·IL-10、Blys 因子在皮肤科应用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5-107页
附录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数据来源的糖尿病经济负担方法学及实证研究
下一篇:环醚侧基修饰的PCL/PEG嵌段共聚物可注射温敏凝胶及肿瘤局部给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