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选题意义和应用背景 | 第9-13页 |
·国内、外代用燃料应用与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主要代用燃料的应用与特点 | 第13-14页 |
·醇类燃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羰基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羰基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5-17页 |
·羰基化合物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17-19页 |
·羰基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醇类/柴油掺烧模拟和机理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多维模型中的喷雾模型 | 第20-21页 |
·缸内气体流动模型 | 第21-22页 |
·多维模拟软件 | 第22-23页 |
·甲醇/柴油混合发动机燃烧模拟研究现状 | 第23页 |
·研究内容、意义 | 第23-25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燃料制备及羰基化合物的采集、分析方法 | 第25-38页 |
·醇类/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备 | 第25-27页 |
·羰基化合物的采集 | 第27-31页 |
·样品采集系统的建立 | 第27-28页 |
·羰基化合物样品采集 | 第28-30页 |
·采样系统的质量保证 | 第30-31页 |
·羰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 第31-37页 |
·羰基化合物的分离 | 第32页 |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条件的设定 | 第32-34页 |
·绘制标准曲线 | 第34-36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36页 |
·准确度实验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类化合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 第38-52页 |
·试验设备和试验过程 | 第38-39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39-47页 |
·燃用M0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39-41页 |
·燃用M5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41-42页 |
·燃用M8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42-44页 |
·燃用M10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44-46页 |
·燃用M13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46-47页 |
·不同掺烧比例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羰基污染物的影响 | 第47-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类化合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 第52-67页 |
·发动机及测试设备 | 第52-53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53-62页 |
·燃用E0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53-55页 |
·燃用E5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55-56页 |
·燃用E10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56-58页 |
·燃用E15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58-60页 |
·燃用E20 羰基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 第60-62页 |
·不同掺烧比例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对羰基污染物的影响 | 第62-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醇类/柴油混合燃料燃烧过程中羰基化合物的生成规律 | 第67-92页 |
·柴油机全气缸取样系统简介 | 第67-69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69-72页 |
·缸内压力和缸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69-71页 |
·放热率的变化规律 | 第71-72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化合物的变化规律 | 第72-81页 |
·燃用纯柴油羰基化合物生成规律 | 第72-75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M8 的羰基化合物生成规律 | 第75-77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M13 的羰基化合物生成规律 | 第77-79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甲醛、乙醛排放对比 | 第79-81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81-84页 |
·缸内压力和缸内温度的变化规律 | 第81-82页 |
·放热率的变化规律 | 第82-84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羰基化合物的生成规律 | 第84-91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E10 的羰基化合物生成规律 | 第84-86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E20 的羰基化合物生成规律 | 第86-89页 |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甲醛、乙醛排放对比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喷雾和燃烧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92-114页 |
·喷雾过程多维数值模拟 | 第92-93页 |
·喷雾两相流计算的数值方法 | 第92-93页 |
·湍流燃烧模型 | 第93页 |
·甲醇的化学动力学机理 | 第93-95页 |
·燃烧和喷雾过程多维模型的建立 | 第95-99页 |
·发动机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 | 第95-96页 |
·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96-97页 |
·计算初始参数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97-98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98-99页 |
·模型验证 | 第99-100页 |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燃烧过程分析 | 第100-110页 |
·平均贯穿距离 | 第100-101页 |
·油滴索特平均直径 | 第101-102页 |
·缸内温度场 | 第102-105页 |
·缸内流场分布 | 第105-106页 |
·缸内湍流场 | 第106-109页 |
·着火时刻燃油浓度场和氧气分布 | 第109-110页 |
·缸内壁面温度场及淬熄层对排放影响的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114-116页 |
·全文总结 | 第114-115页 |
·工作展望 | 第115-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