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高压直流输电的建模 | 第14-15页 |
·换相失败 | 第15-16页 |
·高压直流输电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换流站及其控制保护系统 | 第20-40页 |
·换流站介绍及站内主接线 | 第20-22页 |
·换流站控制原理及其配置 | 第22-29页 |
·控制系统的多重化与分层结构 | 第23-24页 |
·直流输电控制原理 | 第24-25页 |
·换流站的控制方式 | 第25-29页 |
·换流站保护 | 第29-32页 |
·高压直流系统保护配置原则 | 第29-30页 |
·换流站保护分区 | 第30页 |
·换流站保护系统的主要配置 | 第30-32页 |
·PSCAD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38页 |
·仿真软件的选择 | 第32-33页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受端交流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换流站换相失败对受端电网的影响 | 第40-58页 |
·换相失败的机理 | 第40-42页 |
·换相失败时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的分析 | 第42-45页 |
·换流站触发脉冲故障导致的换相失败对受端系统的影响 | 第45-50页 |
·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过低导致的换相失败对受端系统的影响 | 第50-56页 |
·受端电网输电线三相金属性接地故障 | 第50-54页 |
·换流站交流母线三相经电阻接地故障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逆变换流器短路故障对受端电网的影响 | 第58-77页 |
·换流站设备短路故障的机理分析 | 第59-63页 |
·逆变器阀短路故障 | 第59页 |
·直流侧出口短路故障 | 第59-60页 |
·直流侧对地短路故障 | 第60-61页 |
·交流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 | 第61-62页 |
·交流侧相间短路故障 | 第62-63页 |
·逆变换流器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63-75页 |
·直流侧出口短路仿真分析 | 第63-66页 |
·直流侧对地短路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交流侧单相接地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69-72页 |
·交流侧相间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72-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减小受端电网因换流站故障带来的影响 | 第77-88页 |
·提高交流系统强度和稳定性 | 第78-82页 |
·短路比和有效短路比 | 第78-81页 |
·有效惯性常数 | 第81-82页 |
·换流站的无功配置优化 | 第82-83页 |
·高压直流输电控制方式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第83-86页 |
·整流侧控制方式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第84页 |
·逆变侧控制方式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第84-85页 |
·低压限流控制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第85-86页 |
·紧急功率支援对受端电网恢复的影响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