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 孔子学院介绍 | 第9-11页 |
(一) 孔子学院的建立与发展 | 第10页 |
(二) 孔子学院的宗旨 | 第10-11页 |
三、 法语联盟概况 | 第11-14页 |
(一) 法语联盟的建设与发展 | 第11-12页 |
(二) 法语联盟的中国进程 | 第12-14页 |
四、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一) 孔子学院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 法语联盟的研究 | 第16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 比较研究法 | 第16页 |
(三) 归纳总结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孔子学院与法语联盟文化功能相通之处 | 第17-23页 |
一、 教育交流与合作功能 | 第17-18页 |
(一) 办学模式 | 第17页 |
(二) 合作学习 | 第17-18页 |
二、 学术交流的功能 | 第18页 |
三、 语言文化传播功能 | 第18-20页 |
(一) 语言、文化及其关系 | 第18-19页 |
(二) 中法两国的语言文化传播 | 第19-20页 |
四、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 | 第20-21页 |
(一)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20页 |
(二) 塑造积极的国际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 第20-21页 |
五、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与法语联盟相比孔子学院文化功能的不足之处 | 第23-28页 |
一、 师资培训 | 第23-24页 |
(一) 法语联盟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 第23页 |
(二) 孔子学院教师队伍现状 | 第23-24页 |
二、 文化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功能 | 第24-25页 |
(一) 法语文化影响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 第24-25页 |
(二) 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 第25页 |
三、 语言文化传播方式 | 第25-27页 |
(一) 语言文化传播方式 | 第25-26页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四、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孔子学院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 第28-35页 |
一、 加强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质培养 | 第28-29页 |
(一) 培养教师树立正确的理论意识与文化观念 | 第28页 |
(二)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 第28-29页 |
(三) 培养教师语言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能力 | 第29页 |
二、 注重文化多样性 | 第29-32页 |
(一) 重视本族文化,加强文化自觉 | 第29-30页 |
(二) 尊重文化多样性 | 第30-31页 |
(三) 处理好各文化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三、 完善汉语国际传播的制度建设 | 第32-34页 |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法律地位 | 第32-33页 |
(二) 建立规范性的管理制度 | 第33页 |
(三) 利用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 第33页 |
(四) 采用多种办学模式,加快语言文化推广的国际化步伐 | 第33-34页 |
四、 小结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