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 ·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页 |
| ·基本思路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论文的创新点及困难 | 第14-15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 ·论文的主要困难 | 第14-15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 ·家园意识 | 第15-16页 |
| ·城市化 | 第16-17页 |
| 2. 家园意识的内涵、特点及功能 | 第17-27页 |
| ·家园意识的内涵 | 第17-21页 |
| ·土地情结 | 第17-19页 |
| ·乡风民俗 | 第19-20页 |
| ·祖先崇拜 | 第20-21页 |
| ·家国认同 | 第21页 |
| ·农民家园意识中农耕文化的特点 | 第21-22页 |
| ·家园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 第22-27页 |
| ·强化村民的归属感,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 | 第22-23页 |
| ·保留地方特色,增强乡村文化的打造和传承 | 第23-24页 |
| ·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促进社会进步,维持社会稳定 | 第24-25页 |
| ·促进国家大一统,维护中华的传统观念 | 第25-27页 |
| 3. 城市化对农民家园意识的影响 | 第27-34页 |
| ·城市化进程对家园意识的正面影响 | 第27-30页 |
| ·有利于去除小农化的弊端 | 第27页 |
| ·加快了现代意识的融入,有利于乡风文明进步 | 第27-28页 |
| ·提升了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农民快速融入现代文明 | 第28-29页 |
| ·弱化了地缘血缘关系,有利于推进法治化进程 | 第29-30页 |
| ·城市化进程对家园意识的负面影响 | 第30-34页 |
| ·农民土地情感弱化,土地撂荒现象严重 | 第30-31页 |
| ·人际关系疏离,人文关怀缺失 | 第31-32页 |
| ·对乡村的认同感降低 | 第32页 |
| ·具有地域特征的多样性文化生态受到影响 | 第32-34页 |
| 4. 构建农民家园意识对策探究 | 第34-37页 |
|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 | 第34页 |
| ·从改变自身的认识入手实现相互接纳 | 第34-35页 |
| ·城市化进程中要保持地域特色的多样化文化生态 | 第35-37页 |
| 5. 结论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附录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