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金属蛋白酶 | 第13-14页 |
·丝氨酸蛋白酶 | 第14页 |
·血液凝固的生理过程 | 第14-16页 |
·ACFⅡ降血压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高血压的现状 | 第16-18页 |
·一氧化氮合成酶和一氧化氮 | 第18页 |
·ACFⅡ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尖吻蝮蛇毒中一种新的纤维蛋白原酶的分离纯化 | 第26-45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相关仪器和材料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DAnase的分离纯化 | 第27-28页 |
·紫外吸收系数测定 | 第2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DAnase的分子量和纯度 | 第28页 |
·毛细管等点聚焦实验 | 第28页 |
·DAnase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28页 |
·DAnase水解纤维蛋白原活性 | 第28-29页 |
·各种抑制剂对DAnase水解纤维蛋白原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DAnase的纤维蛋白水解活性 | 第29页 |
·精氨酸酯酶活性 | 第29-30页 |
·凝血活性 | 第30页 |
·血小板聚集实验 | 第30页 |
·ADPase活性 | 第30-31页 |
·出血活性 | 第31页 |
·实验结果 | 第31-39页 |
·尖吻蝮蛇中DAnase的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2-33页 |
·SDS-PAGE测定DAnase的分子量和纯度 | 第33页 |
·毛细管等点聚焦测得DAnase的等电点和纯度 | 第33-34页 |
·DAnase中金属离子测定 | 第34页 |
·水解纤维蛋白原实验 | 第34-35页 |
·水解纤维蛋白实验 | 第35-36页 |
·精氨酸酯酶活性 | 第36页 |
·凝血活性 | 第36页 |
·血小板聚集实验 | 第36-37页 |
·ADPase活性 | 第37-38页 |
·出血活性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第三章 抗凝血因子ACFⅡ的降血压作用机理 | 第45-64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46页 |
·实验仪器 | 第46页 |
·实验相关材料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9页 |
·ACFⅡ的分离纯化 | 第46-47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ACFⅡ的分子量和纯度 | 第47页 |
·血清中NO含量的检测 | 第47页 |
·ACFⅡ降血压效果与剂量的关系 | 第47-48页 |
·ACFⅡ降血压效果与时间的关系 | 第48页 |
·L-NAME、Isatin和W-7对ACFⅡ降血压作用的影响 | 第48页 |
·血小板聚集实验 | 第48-49页 |
·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4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钙调蛋白的分子量和纯度 | 第49页 |
·ACFⅡ和钙调蛋白的结合反应实验 | 第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9页 |
·ACFⅡ的纯化 | 第49-50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ACFⅡ的分子量 | 第50-51页 |
·ACFⅡ对血清中NO浓度影响与其剂量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ACFⅡ对血清中NO浓度影响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 第52-53页 |
·L-NAME,Isatin和W-7对ACFⅡ降血压作用的影响 | 第53-56页 |
·钙调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56-57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钙调蛋白的分子量及纯度 | 第57页 |
·ACFⅡ与钙调蛋白的结合 | 第57-58页 |
·ACFⅡ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 第58-59页 |
·实验讨论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