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概况论文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为例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7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目的第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理论基础第17页
    1.3 文献综述第17-24页
        1.3.1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界定第18页
        1.3.2 关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1.3.3 关于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研究综述第20-22页
        1.3.4 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综述第22-24页
        1.3.5 前人研究述评第24页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4-27页
        1.4.1 研究方法第24-26页
        1.4.2 研究思路第26-27页
第二章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27-41页
    2.1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第27-30页
        2.1.1 美军占领的政治压力第27页
        2.1.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压力第27-29页
        2.1.3 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经济压力第29-30页
    2.2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第30页
    2.3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第30-35页
        2.3.1 5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开端第31-32页
        2.3.2 6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第32-34页
        2.3.3 7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成第34-35页
    2.4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困境第35-39页
        2.4.1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第35-37页
        2.4.2 目前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第37-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发展探析第41-63页
    3.1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办学体制第41-44页
        3.1.1 学校的设置主体第41-43页
        3.1.2 学校的管理方式第43-44页
    3.2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第44-50页
        3.2.1 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依据第44-45页
        3.2.2 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类型第45-46页
        3.2.3 个案研究——占小牧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第46-50页
    3.3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师资配置第50-53页
        3.3.1 学校严格的教师招聘制度第51-52页
        3.3.2 教师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教学宗旨第52页
        3.3.3 教师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第52-53页
    3.4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产学研合作第53-58页
        3.4.1 学校产学研合作的机构和职能第53-55页
        3.4.2 学校产学研合作措施第55-58页
    3.5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生源与毕业生就业、升学状况第58-62页
        3.5.1 学校的生源特点第58-59页
        3.5.2 毕业生的就业、升学现状分析第59-62页
    3.6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第63-68页
    4.1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63-65页
        4.1.1 “国学”依存特征明显第63-64页
        4.1.2 近年来入学率的降低第64页
        4.1.3 学历层次的不被认可第64-65页
    4.2 日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发展改策略第65-67页
        4.2.1 创新教育课程第65-66页
        4.2.2 改革学校经营模式第66页
        4.2.3 改革学校制度第66页
        4.2.4 应用性产学合作第66-67页
    4.3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对中国的启示第68-78页
    5.1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第68-70页
        5.1.1 政策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第68-69页
        5.1.2 财政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第69页
        5.1.3 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专业第69-70页
    5.2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第70-77页
        5.2.1 加强保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第70-72页
        5.2.2 科学衔接,构建完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第72-74页
        5.2.3 适应局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第74-75页
        5.2.4 加强实训,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第75-77页
    5.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研究结论第78页
    6.2 研究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6-87页
附件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TOR活性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中英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