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和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界定 | 第11页 |
·水利工程的界定 | 第11页 |
·水利工程管理的界定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个案的选取和代表性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架构 | 第18-21页 |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概况 | 第18页 |
·流域管理 | 第18-20页 |
·条线管理 | 第19页 |
·行业指导 | 第19-20页 |
·区域管理 | 第20-21页 |
第3章 松江区水利工程管理情况 | 第21-28页 |
·区域水环境概况 | 第21-23页 |
·上海区域整体水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松江区域水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松江区水利工程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近年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目前现状 | 第24页 |
·松江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概况 | 第24-28页 |
·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管理职责和范围 | 第24-25页 |
·管理方式和现状 | 第25-28页 |
第4章 松江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 第28-38页 |
·管理体制问题 | 第28-29页 |
·松江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原因 | 第28页 |
·区级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层面的影响 | 第28-29页 |
·市局管理层面的影响 | 第29页 |
·管理中的冲突问题 | 第29-32页 |
·防汛管理与调水管理冲突的原因 | 第29页 |
·通航管理与调水管理冲突的原因 | 第29-30页 |
·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冲突的原因 | 第30-32页 |
·水利工程设施管理的问题 | 第32-35页 |
·水利工程设施的自然老化 | 第32页 |
·水利工程设计滞后于现实发展 | 第32-33页 |
·维养管理机制 | 第33-34页 |
·除险加固管理机制 | 第34-35页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人员管理的问题 | 第35-38页 |
·管理效率的原因 | 第35-36页 |
·管理单位直接管理 | 第36页 |
·责任制管理 | 第36页 |
·委托制管理 | 第36-38页 |
第5章 国内外水利工程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38-42页 |
·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 | 第38-39页 |
·因地制宜加大泵站等水利设施的投资 | 第38页 |
·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 | 第38页 |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 第38-39页 |
·人才的开发和培养 | 第39页 |
·国内水利工程管理的经验 | 第39-42页 |
·管理体制的优化 | 第39-40页 |
·水利工程管理冲突的解决 | 第40页 |
·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建设 | 第40页 |
·水利工程养护管理的市场化 | 第40-41页 |
·协调全局的流域管理 | 第41-42页 |
第6章 松江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 第42-46页 |
·如何科学管理松江水利工程 | 第42-45页 |
·协调配合流域管理、区域管理的外部管理 | 第42页 |
·优化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机制 | 第42-44页 |
·管理单位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 第44页 |
·水利工程养护市场化管理的推进 | 第44-45页 |
·松江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