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简介 | 第13-17页 |
·掌纹识别技术概述 | 第17-19页 |
·掌纹和掌纹识别系统 | 第17页 |
·掌纹特征 | 第17-19页 |
·理想条件下掌纹识别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掌纹图像数据库 | 第20-21页 |
·掌纹特征提取方法 | 第21-26页 |
·非理想条件下掌纹识别研究回顾 | 第26-30页 |
·非理想条件的概念 | 第26页 |
·非接触条件下的掌纹采集与识别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非理想条件下掌纹识别的相关研究 | 第27-30页 |
·掌纹识别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掌纹识别系统的评价指标及本文算法测试平台 | 第31-34页 |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各章节内容安排 | 第34-36页 |
第二章 非理想条件掌纹图像的采集及预处理 | 第36-54页 |
·掌纹图像采集方法概述 | 第36-38页 |
·脱机掌纹图像的采集 | 第36-37页 |
·联机掌纹图像的采集 | 第37-38页 |
·非理想条件掌纹图像的采集和原型仪器装置 | 第38-42页 |
·变形掌纹采集 | 第38-40页 |
·模糊掌纹采集 | 第40-41页 |
·原型仪器装置 | 第41-42页 |
·掌纹感兴趣区域提取方法综述 | 第42-47页 |
·非理想掌纹感兴趣区域定位与分割 | 第47-49页 |
·预处理实验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基于Demons算法的变形掌纹归一化 | 第54-68页 |
·Demons 算法及其改进 | 第54-57页 |
·经典 Demons 算法 | 第54-56页 |
·Demons 算法的改进模型 | 第56-57页 |
·相似性测度评价标准 | 第57页 |
·实验过程及分析 | 第57-67页 |
·参数的设定 | 第57-59页 |
·变形掌纹归一化实验和分析 | 第59-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基于仿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的变形掌纹识别 | 第68-89页 |
·非接触掌纹的 ASIFT 模型 | 第68-71页 |
·ASIFT 算法相关理论 | 第71-79页 |
·转移倾斜率 | 第71-72页 |
·仿射不变性证明 | 第72-74页 |
·ASIFT 算法步骤 | 第74-76页 |
·抽样范围分析 | 第76-77页 |
·抽样过程 | 第77-78页 |
·ASIFT 算法复杂度讨论 | 第78-79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79-88页 |
·ASIFT 特征点数量 | 第79-80页 |
·ASIFT 特征匹配与识别 | 第80-82页 |
·算法性能测试及分析 | 第82-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基于DCT变换和主线分块能量的模糊掌纹识别 | 第89-106页 |
·离焦模糊模型 | 第89-91页 |
·基于 DCT 变换的稳定特征提取 | 第91-93页 |
·基于主线分块能量的特征提取 | 第93-101页 |
·理论分析 | 第93-95页 |
·基于局部灰度极小值和线跟踪的掌纹主线检测方法 | 第95-100页 |
·主线分块能量特征 | 第100-101页 |
·匹配与判别 | 第101-102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LST变换和手部几何特征融合的模糊掌纹识别 | 第106-124页 |
·基于 LST 变换的模糊掌纹特征提取 | 第106-111页 |
·局部梯度和频率 | 第106-107页 |
·函数频率 | 第107-108页 |
·Laplace 矩阵和 Laplace 平滑变换 | 第108-109页 |
·特征提取 | 第109-111页 |
·LST 算法复杂度讨论 | 第111页 |
·手部几何特征提取 | 第111-117页 |
·特征点定位 | 第112-117页 |
·手部几何特征向量的形成 | 第117页 |
·特征融合和匹配 | 第117-118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118-123页 |
·低频系数的选择 | 第118-119页 |
·权值的确定 | 第119-121页 |
·对比分析 | 第121-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