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兰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5-2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2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3-30页 |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概念 | 第23页 |
·人口的概念 | 第23页 |
·人口分布的概念 | 第23页 |
·人口空间分布相关理论 | 第23-30页 |
·古典经济学人口理论 | 第23-24页 |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 第24-25页 |
·人口社会理论 | 第25-26页 |
·人口统计理论 | 第26页 |
·适度人口理论 | 第26-27页 |
·人口经济理论 | 第27页 |
·人口转变理论 | 第27-28页 |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 第28-30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来源 | 第30-38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30-33页 |
·地理位置 | 第30页 |
·历史沿革 | 第30-32页 |
·自然环境 | 第32页 |
·社会经济 | 第32-33页 |
·数据来源与资料处理 | 第33-35页 |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资料处理 | 第33-35页 |
·指标选取 | 第35-38页 |
·人口结构指数 | 第35-36页 |
·人口密度 | 第36页 |
·相关性和变异性 | 第36-37页 |
·人口重心 | 第37-38页 |
4 人口空间分布 | 第38-54页 |
·人口空间增长 | 第38-45页 |
·主城区层面 | 第38页 |
·分区层面 | 第38-41页 |
·街区层面 | 第41-45页 |
·人口密度演变 | 第45-49页 |
·街道与乡镇之间人口密度差异愈发悬殊 | 第45-46页 |
·街道之间、乡镇之间差异相对缓和 | 第46页 |
·高密度街区范围扩大,低密度街区范围减小 | 第46-47页 |
·人口密度分布的“双中心”结构更加显著 | 第47-49页 |
·人口重心分析 | 第49-51页 |
·人口空间相关性和变异性分析 | 第51-54页 |
·人口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51页 |
·人口空间变异性分析 | 第51-54页 |
5 人口分 布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60页 |
·自然因素 | 第54-56页 |
·地形地貌 | 第55页 |
·水文河道 | 第55-56页 |
·气象气候 | 第56页 |
·历史因素 | 第56-57页 |
·政策因素 | 第57-58页 |
·经济因素 | 第58-60页 |
6 人口分布评价与调控 | 第60-63页 |
·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 | 第60-61页 |
·大力调整产业布局 | 第61-62页 |
·平衡配置基础设施 | 第62页 |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 第62-63页 |
7 结论 | 第63-64页 |
8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