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本文写作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本文的主要见解及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一章 个人信息的概述第17-22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辨析第17-19页
  一、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第17-18页
  二、个人信息与个人资料(数据)第18-19页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特征、分类第19-22页
  一、个人信息的特征第19-20页
  二、个人信息分类第20-22页
第二章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及比较法考察第22-37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隐私权理论第22-23页
  二、一般人格权理论第23-26页
 第二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比较法考察第26-37页
  一、典型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26-29页
  二、台湾及香港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29-30页
  三、境内个人信息保护现状第30-32页
  四、典型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第32-34页
  五、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4-37页
第三章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思考第37-51页
 第一节 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第37-40页
  一、个人信息面临着时代危机第37-39页
  二、个人信息保护是法制体系建设之需要第39-40页
 第二节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理念与立法模式第40-42页
  一、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理念第40-41页
  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第41-42页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具体制度设计第42-51页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基本原则第42-44页
  二、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第44-45页
  三、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与传递第45-48页
  四、个人信息保护在民法典中的规定第48-49页
  五、特殊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第49页
  六、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责任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研究
下一篇:腾冲和顺古镇“耕读文化”景观特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