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皮生物法制浆的反应历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构树及构树皮概况 | 第11-16页 |
·构树的生境及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构树皮纤维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构树皮的化学组成分析 | 第13页 |
·杂交构树 | 第13-16页 |
·构树在我国的种植和发展状况 | 第14页 |
·杂交构树的特点 | 第14-16页 |
·杂交构树的发展前景 | 第16页 |
·构树皮制浆的现状 | 第16-20页 |
·化学法 | 第16-17页 |
·生物法 | 第17页 |
·构树皮制浆的优点 | 第17-18页 |
·开发构树皮造纸的意义 | 第18-19页 |
·利用构树皮制浆造纸的现实性 | 第19-20页 |
·生物法制浆 | 第20-23页 |
·生物制浆的方法 | 第20-22页 |
·发酵浸渍法制浆 | 第20-21页 |
·酶法制浆 | 第21-22页 |
·生物制浆机理 | 第22-23页 |
·构树皮生物制浆当前发展动态 | 第23-25页 |
·我国构树皮生物制浆现状 | 第24-25页 |
·国外构树皮生物制浆研究概况 | 第25页 |
·本论文的内容与目的 | 第25-27页 |
·内容 | 第25-26页 |
·目的 | 第26页 |
·论文来源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7-34页 |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7-29页 |
·原料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药品 | 第27-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4页 |
·酶活测定 | 第29-30页 |
·测定方法 | 第29页 |
·结果的计算 | 第29-30页 |
·结果的允许差 | 第30页 |
·酶处理构树皮 | 第30页 |
·预处理 | 第30页 |
·酶解 | 第30页 |
·最佳条件确定 | 第30-32页 |
·酶用量确定 | 第30页 |
·构树皮最佳成浆 PH 实验 | 第30-31页 |
·构树皮最佳成浆温度实验 | 第31页 |
·最优回归方程的确定 | 第31-32页 |
·组分含量测定 | 第32页 |
·聚戊糖含量测定 | 第32页 |
·果胶含量测定 | 第32页 |
·卡伯值测定 | 第32页 |
·纤维形态观察 | 第32页 |
·果胶结构研究 | 第32页 |
·木素结构研究 | 第32-33页 |
·木素的制备 | 第32-33页 |
·木素的提纯 | 第33页 |
·木素的乙酰化 | 第33页 |
·木素红外谱图 | 第33页 |
·木素核磁共振谱图 | 第33页 |
·反应历程研究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63页 |
·酶处理构树皮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34-44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5-44页 |
·酶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5-38页 |
·酶用量对果胶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聚戊糖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卡伯值变化 | 第37-38页 |
·PH 值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38-41页 |
·果胶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聚戊糖含量变化 | 第39-40页 |
·卡伯值变化 | 第40-41页 |
·温度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1-44页 |
·果胶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聚戊糖含量变化 | 第42-43页 |
·卡伯值变化 | 第43-44页 |
·多元线性回归实验结果设计与分析 | 第44-47页 |
·多元线性回归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构建多元线性正交回归设计的回归模型 | 第45页 |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 第45-47页 |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 第46页 |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 | 第46页 |
·偏回归系数及检验结果 | 第46-47页 |
·回归模型的描述 | 第47页 |
·酶处理前后浆料对比分析 | 第47-52页 |
·纤维形态观察 | 第47-49页 |
·果胶红外谱图分析 | 第49-50页 |
·木素红外谱图分析 | 第50页 |
·木素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第50-52页 |
·酶处理构树皮反应历程 | 第52-58页 |
·体系 PH 值的变化 | 第52-53页 |
·浆中果胶的脱除情况 | 第53-55页 |
·浆中聚戊糖含量的变化 | 第55-56页 |
·卡伯值的变化 | 第56-57页 |
·果胶脱除效果与木素脱除率的关系 | 第57-58页 |
·反应级数判断 | 第58-60页 |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 | 第60-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