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额货币供给成因与度量研究--基于经济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本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框架 | 第13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结构与创新 | 第14-15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5-16页 |
·关于货币供给与产出和物价关系的研究 | 第15页 |
·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 第15-16页 |
·中国超额货币供给问题的研究 | 第16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6-19页 |
·关于中国是否存在超额货币供给的判定 | 第16-17页 |
·关于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的几种代表性假说 | 第17-19页 |
·最新文献 | 第19页 |
·文献评述 | 第19-21页 |
3 度量超额货币供给的理论基础与模型 | 第21-29页 |
·关于货币需求的传统理论 | 第21-22页 |
·.现金交易方程 | 第21页 |
·.现金余额方程 | 第21页 |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 第21-22页 |
·货币需求函数的修正与发展 | 第22-24页 |
·鲍莫尔-托宾“平方根模型” | 第22-23页 |
·惠伦“立方根公式” | 第23页 |
·托宾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 | 第23页 |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 第23-24页 |
·货币供给理论 | 第24-25页 |
·度量超额货币供给的模型 | 第25-26页 |
·变量选择 | 第26-29页 |
·货币供应量的选择 | 第26页 |
·货币流通速度 | 第26-27页 |
·物价指数 | 第27-28页 |
·社会商品和服务总量 | 第28-29页 |
4 经济转型与超额货币的实证研究 | 第29-50页 |
·传统度量模型、结论与评述 | 第29-31页 |
·传统度量 | 第29页 |
·修正的度量模型、结论与评述 | 第29-30页 |
·评述 | 第30-31页 |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与计算 | 第31-34页 |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货币流通速度的传统计算 | 第32-34页 |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实证研究 | 第34-41页 |
·公式推导 | 第34-35页 |
·数据选择与测算 | 第35-41页 |
·综合货币流通速度与我国超额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 第41-45页 |
·货币流通速度与超额货币供给实证检验 | 第45-49页 |
·变量选取与实证思路说明 | 第45-47页 |
·实证检验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人民币国际化与超额货币供给的实证研究 | 第50-61页 |
·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因 | 第50-51页 |
·宏观原因 | 第50页 |
·微观原因 | 第50-51页 |
·人民币国际化与超额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 | 第51页 |
·境外人民币规模的模型与预测 | 第51-56页 |
·境外人民币规模的两种测算方法 | 第51-53页 |
·测算境外人民币规模的模型和数据 | 第53-54页 |
·境外人民币 M_0预测 | 第54-56页 |
·我国超额货币供给与境外人民币的实证过程 | 第56-61页 |
·数据选取 | 第57页 |
·实证分析 | 第57-61页 |
6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