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1. 引言 | 第13-17页 | 
| ·数学创新与应用教育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应用能力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7-26页 | 
| ·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 ·创新、应用 | 第17-18页 | 
| ·创新能力、应用能力 | 第18页 | 
| ·高中数学的创新应用能力 | 第18-19页 | 
| ·国外对学生数学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已有研究 | 第19-21页 | 
| ·国内对学生数学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已有研究 | 第21-22页 | 
|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第22-26页 | 
| ·教师观念的更新 | 第23页 | 
| ·课堂教学方面 | 第23-24页 | 
| ·数学建模教学 | 第24-26页 | 
| 3. 培养中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理论依据 | 第26-31页 | 
| ·心理学中关于知识、技能、能力的关系 | 第26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6-27页 | 
| ·多元智力理论 | 第27-28页 | 
| ·元认知理论 | 第28页 | 
| ·成功智力理论 | 第28-29页 | 
| ·现代数学教学观 | 第29-31页 | 
| ·注重应用的数学观 | 第29页 | 
| ·设疑、质疑、解疑和再创造的教学观 | 第29-30页 | 
| ·问题解决的教学方式 | 第30-31页 | 
| 4.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 第31-45页 | 
| ·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31-37页 | 
| ·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第31-32页 |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近年数学高考中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考查的分析 | 第37-39页 | 
| ·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9-45页 | 
| ·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 | 第40页 | 
| ·现行教育教学方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家庭社会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 | 第43-45页 | 
| 5. 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 第45-65页 | 
| ·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原则 | 第45-47页 | 
| ·可行性原则,适量适度 | 第45页 | 
| ·个性化原则,因材施教 | 第45-46页 | 
| ·实践化原则,循序渐进 | 第46页 | 
| ·系统化原则,团结协作 | 第46-47页 | 
|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基本策略 | 第47-65页 | 
| ·转变教师观念是培养创新应用能力的首要条件 | 第47-48页 | 
|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创新应用能力的关健 | 第48-52页 | 
| ·设计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第52-53页 | 
| ·让学生主动参与,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 | 第53-54页 | 
| ·在解题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54-59页 | 
| ·个性化的作业 | 第59-61页 | 
|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 第61-64页 | 
| ·加强学科联系,学以致用 | 第64-65页 | 
| 6.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1 学生数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用) | 第69-70页 | 
| 附录2 学生数学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用) | 第70-72页 | 
| 附录3 案例 | 第72-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