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团簇与团簇科学 | 第10-11页 |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改性 | 第11-13页 |
·论文在纳米衬底支撑分子团簇方面的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简介 | 第14-22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4-17页 |
·Hohenberg-Kohn 定理 | 第15-16页 |
·Kohn-Sham 方程 | 第16-17页 |
·赝势方法 | 第17-19页 |
·VASP 模拟软件包简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Na_nC_(60)~n(n=1-12)团簇垂直离化能振荡规律的研究 | 第22-32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计算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Na_nC_(60)~n(n=1-12)团簇的基态结构性质 | 第23-24页 |
·Na_nC_(60)~n(n=1-12)团簇的垂直离化能性质 | 第24-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M_nC_(60)~(±1,0)(M=Li、Na、K, n=1-12)团簇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对比研究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计算方法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M_nC_(60)~(±1,0)团簇的基态结构 | 第32-36页 |
·M_nC_(60)~(±1,0)团簇呈现不同结构的原因探究 | 第36-39页 |
·团簇不同带电性对其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Au_nC_(48)B_(12)团簇催化性质的研究 | 第42-54页 |
·引言 | 第42页 |
·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Au_nC_(48)B_(12)团簇的结构性质 | 第43-46页 |
·Au_nC_(48)B_(12)(n=4、6、9)团簇对单个气体分子的吸附 | 第46-48页 |
·Au_nC_(48)B_(12)(n=4、6、9)团簇对 CO 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48-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第六章 二维酞菁铁材料的官能团吸附研究 | 第54-66页 |
·引言 | 第54页 |
·计算方法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非金属原子吸附 FePc 材料的结构性质 | 第55-57页 |
·非金属原子吸附 FePc 材料的电学和磁学性质 | 第57-59页 |
·小分子吸附 FePc 材料的结构性质 | 第59-60页 |
·小分子吸附 FePc 材料的电学和磁学性质 | 第60-62页 |
·基底对 FePc 材料性质的影响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