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JLK油气藏特征及低阻成因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储集层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8-10页 |
| ·低阻油气层研究进展及现状 | 第10页 |
| ·勘探开发进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 第11-12页 |
|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8页 |
| ·自然条件概况 | 第13页 |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16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页 |
| ·构造分析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8-25页 |
|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 第18页 |
| ·地层划分对比的依据和成果 | 第18-25页 |
| ·标志层 | 第18-19页 |
| ·地层对比 | 第19-21页 |
| ·划分对比结果 | 第21-25页 |
| 第四章 储层特征分析 | 第25-54页 |
| ·岩石学特征 | 第25-32页 |
| ·岩石类型及岩矿组分 | 第25-29页 |
| ·填隙物组分 | 第29-32页 |
| ·储层沉积相 | 第32-42页 |
| ·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 | 第32-36页 |
| ·沉积微相及模式 | 第36-37页 |
| ·TⅡ24主砂体微相划分 | 第37页 |
| ·TⅡ24主砂体沉积微相的展布 | 第37-42页 |
| ·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42-49页 |
| ·成岩作用类型 | 第42-44页 |
|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第44-49页 |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49-50页 |
|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50-52页 |
| ·储层层内非均质性特征 | 第50-51页 |
| ·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特征 | 第51-52页 |
| ·储层综合评价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特点 | 第54-68页 |
| ·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 | 第54-55页 |
| ·低阻油气层原因分析 | 第55-67页 |
| ·低幅度构造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束缚水饱和度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58页 |
| ·高矿化度地层水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粘土矿物成分和含量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59-64页 |
| ·颗粒粗细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64-66页 |
| ·孔隙结构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导电矿物含量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 | 第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油气藏特征及类型 | 第68-72页 |
| ·地面流体性质 | 第68-69页 |
| ·地层压力系统 | 第69-70页 |
| ·地层温度系统 | 第70页 |
| ·油气藏类型 | 第70-71页 |
| ·驱动能量 | 第71-72页 |
| 认识与结论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