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北缘低温热液流体特征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4-16页 |
| ·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32页 |
| ·构造地质特征 | 第18-21页 |
| ·上扬子北缘构造演化特征 | 第21-25页 |
|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特征 | 第21-23页 |
| ·碑坝穹窿构造演化特征 | 第23-25页 |
|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 第25页 |
| ·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5-32页 |
| ·大巴山构造带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25-30页 |
| ·碑坝穹窿构造地层与沉积特征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低温热液流体地质特征研究 | 第32-51页 |
| ·大巴山构造带低温热液流体特征 | 第32-36页 |
| ·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地质流体特征 | 第32-35页 |
| ·大巴山前陆构造带与大巴山前陆坳陷带流体特征 | 第35-36页 |
| ·大巴山构造带流体分布特征 | 第36-46页 |
| ·马元铅锌矿区低温热液流体特征 | 第46-47页 |
| ·马元铅锌矿区流体分布特征 | 第47-51页 |
| 第四章 低温热液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 第51-73页 |
| ·样品与分析方法 | 第51页 |
| ·低温热液流体及围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 第51-58页 |
| ·碳氧同位素应用的基本原理 | 第51-55页 |
| ·低温热液流体及围岩地层碳氧同位素特征 | 第55-58页 |
| ·低温热液流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58-62页 |
| ·氢氧同位素研究的基本原理 | 第58-60页 |
| ·低温热液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 第60-62页 |
| ·低温热液流体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 第62-73页 |
| ·低温热液流体的微量元素特征 | 第62-68页 |
| ·低温热液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 | 第68-73页 |
| 结论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