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形状况的路堤边坡稳定性预测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8页 |
| ·路堤变形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 ·变形监测手段 | 第12-15页 |
| ·基于变形监测的路堤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5-1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路堤变形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0-32页 |
| ·有限元计算的基本方法 | 第20-21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用与相关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用 | 第21-22页 |
| ·相关基本理论 | 第22-27页 |
| ·计算分析工况和计算参数 | 第27-30页 |
| ·路堤结构型式 | 第27-28页 |
| ·计算分析工况 | 第28-29页 |
| ·计算参数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平坦地基条件下路堤变形特征分析 | 第32-54页 |
| ·模型离散化 | 第32-33页 |
| ·填筑期间路堤的变形特征分析 | 第33-39页 |
| ·路堤的变形规律 | 第33-38页 |
| ·路堤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38-39页 |
| ·运营期间路堤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39-45页 |
| ·路堤变形与滑动面位置的关系 | 第40-43页 |
| ·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43-45页 |
| ·降雨入渗时路堤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45-52页 |
| ·降雨入渗深度为0.5m情况下的路堤变形特征 | 第45-47页 |
| ·降雨入渗深度为1.0m情况下的路堤变形特征 | 第47-50页 |
| ·降雨入渗深度为2.0m情况下的路堤变形特征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折线地基条件下路堤变形特征分析 | 第54-66页 |
| ·模型离散化 | 第54-55页 |
| ·填筑期间路堤的变形特征分析 | 第55-60页 |
| ·路堤的变形规律 | 第55-59页 |
| ·路堤边坡变形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59-60页 |
| ·运营期间路堤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60-63页 |
| ·路堤破坏时的滑动面位置 | 第60-61页 |
| ·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61-63页 |
| ·降雨入渗时路堤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63-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斜坡地基条件下路堤变形特征分析 | 第66-80页 |
| ·模型离散化 | 第66-67页 |
| ·填筑期路堤的变形特征分析 | 第67-72页 |
| ·路堤的变形规律 | 第67-71页 |
| ·路堤边坡变形与稳定性关系 | 第71-72页 |
| ·运营期间路堤的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 第72-75页 |
| ·路堤破坏时的滑动面位置 | 第72-74页 |
| ·路堤变形与稳定性的关系 | 第74-75页 |
| ·降雨情况下对路堤与稳定性的影响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80页 |
| 第六章 基于变形状况的路堤边坡稳定性判定标准 | 第80-90页 |
| ·相关规范边坡稳定性等级划分标准分析 | 第80-82页 |
| ·有限元分析时采用的失稳判定标准 | 第82-83页 |
| ·计算的收敛性 | 第82页 |
| ·塑性区贯通 | 第82页 |
| ·特征部位位移的突变性 | 第82-83页 |
| ·基于路堤变形特征分析的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83-89页 |
| ·平坦地基条件下的路堤稳定性判定标准分析 | 第83-85页 |
| ·折线地基条件下的路堤稳定性判定标准 | 第85-87页 |
| ·斜坡地基条件下的路堤稳定性判定标准 | 第87-89页 |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0-92页 |
| ·结论 | 第90-91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