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一、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青贮玉米与玉米茎秆糖含量 | 第10-12页 |
| ·青贮玉米发展的意义 | 第10页 |
| ·青贮玉米的定义及类型 | 第10-11页 |
| ·青贮玉米与玉米茎秆糖含量 | 第11-12页 |
| ·茎秆糖含量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玉米茎秆糖含量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其他作物茎秆糖含量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4-17页 |
| ·分离群体的类型与特点 | 第15页 |
| ·分子标记类型与特点 | 第15-17页 |
| ·数量性状QTL定位 | 第17-19页 |
| ·方差分析法(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 第17页 |
|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 | 第17-18页 |
| ·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第18页 |
| ·混合线性模型方法(Mixed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MCIM) | 第18页 |
| ·发育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第18-19页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9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 ·种植方法 | 第21页 |
| ·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DNA提取与标记分析 | 第21-28页 |
| ·SDS法提取DNA | 第21-22页 |
| ·试剂配制方法 | 第22-23页 |
| ·SSR分析 | 第23-24页 |
| ·AFLP分析 | 第24-27页 |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7-28页 |
| ·表型数据分析和动态QTL分析 | 第28-30页 |
| ·表型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 ·遗传图谱构建 | 第29页 |
| ·条件QTL和非条件QTL定位 | 第29-30页 |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 ·玉米茎秆糖含量的表型分析及遗传力估计 | 第30页 |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0-35页 |
| ·SSR标记 | 第30-31页 |
| ·AFLP 标记 | 第31-32页 |
| ·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2-35页 |
| ·茎秆糖含量动态QTL定位 | 第35-39页 |
| ·不同时期玉米茎秆糖含量非条件QTL分析 | 第35页 |
| ·不同时期玉米茎秆糖含量条件QTL分析 | 第35-39页 |
| ·QTL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及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 第39页 |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应分析 | 第39-41页 |
| 四、讨论 | 第41-45页 |
| ·动态QTL分析 | 第41页 |
| ·检测到相同QTL少的原因 | 第41-42页 |
| ·玉米茎秆糖含量动态定位结果讨论结果与讨论 | 第42-43页 |
| ·上位性与上位性与环境互作讨论 | 第43页 |
| ·茎秆糖含量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效应分析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基金资助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