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8页 |
2 井冈山精神和井冈山精神的哲学理念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 井冈山精神的提出、发展及其内涵 | 第10-20页 |
·井冈山精神的提出和发展 | 第10-15页 |
·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不能丢 | 第10-12页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井冈山精神丰富和发展 | 第12-15页 |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第15-20页 |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础 | 第15-17页 |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 第17-18页 |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保证 | 第18-20页 |
2 井冈山精神的哲学理念 | 第20-32页 |
·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直接体现 | 第20-25页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 第20-24页 |
·敢闯农村包围城市新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直接体现 | 第24-25页 |
·井冈山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 第25-28页 |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 | 第25-27页 |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艰苦奋斗,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极大地发挥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 第27-28页 |
·井冈山精神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星星之火,最终燎原体现的是质量互变的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运用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 第29-30页 |
·井冈山精神的基本政治路线和价值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与群众史观的结合 | 第30-32页 |
·井冈山精神所坚持的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具体要求 | 第30-31页 |
·井冈山精神所遵循的群众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路线的具体要求 | 第31-32页 |
3 井冈山精神哲学理念的当代启示 | 第32-35页 |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32-33页 |
·坚持群众路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第33页 |
·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之源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