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轧辊弯曲变形模拟及辊凸度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板带铸轧技术简介 | 第9-12页 |
| ·板带铸轧技术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 ·板带铸轧技术特点 | 第10-12页 |
| ·双辊镁合金铸轧技术及设备简介 | 第12-14页 |
| ·镁及镁合金应用 | 第12-13页 |
| ·铸轧辊简介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 2. 辊套变形的分析模拟 | 第16-23页 |
| ·铸轧辊辊套的温度场分析 | 第16-18页 |
| ·基本假设 | 第17页 |
| ·热分析过程 | 第17-18页 |
| ·铸轧辊辊套的应力场分析 | 第18-22页 |
| ·装配应力 | 第18-19页 |
| ·轧制应力 | 第19页 |
| ·热应力 | 第19页 |
| ·辊套的热结构应力耦合分析 | 第19-20页 |
| ·辊套厚度和温度对辊套所受应力的影响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铸轧辊弯曲变形的理论分析 | 第23-33页 |
| ·铸轧区域传热过程数学描述 | 第23-25页 |
| ·质量方程 | 第23-24页 |
| ·能量方程 | 第24-25页 |
| ·铸轧辊热载荷分析 | 第25-27页 |
| ·铸轧辊温度场计算模型 | 第27-28页 |
| ·铸轧辊受力情况分析 | 第28页 |
| ·基于热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 | 第28-32页 |
| ·热应力和热应变 | 第28-29页 |
| ·热力平衡微分方程 | 第29页 |
| ·热力耦合有限元列式 | 第29-30页 |
| ·温度场和应变场的耦合数值计算分析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铸轧辊弯曲变形模拟 | 第33-51页 |
| ·ANSYS 热分析工程简介 | 第33-34页 |
| ·稳态与瞬态传热 | 第33页 |
| ·热应力分析的直接法与间接法 | 第33-34页 |
| ·铸轧辊弯曲变形模拟 | 第34-38页 |
| ·单元的选择 | 第35页 |
| ·材料属性 | 第35页 |
| ·铸轧辊三维实体模型 | 第35-36页 |
| ·铸轧辊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 ·载荷的施加 | 第37-38页 |
| ·仿真结果及结果分析 | 第38-49页 |
| ·Φ300-2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 ·Φ300-4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 ·Φ300-6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 ·Φ500-6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 ·Φ500-8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 ·Φ500-10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 ·Φ500-1200 铸轧辊的仿真分析结果 | 第48-49页 |
| ·仿真分析总结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铸轧辊辊型分析 | 第51-55页 |
| ·辊型优化设计理论 | 第51-52页 |
| ·辊型分析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 ·展望未来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