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构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第二章 低碳经济概述 | 第11-19页 |
·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 | 第11页 |
·低碳经济的概念 | 第11-12页 |
·低碳经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障碍 | 第15-19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利益障碍 | 第15-16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障碍 | 第16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障碍 | 第16-17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思想障碍 | 第17-19页 |
第三章 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法学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传统的法律秩序和正义 | 第19页 |
·环境法的秩序和正义 | 第19-20页 |
·社会学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页 |
·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20-21页 |
·经济学基础 | 第21页 |
·生态伦理学基础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法制建设 | 第23-33页 |
·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法制现状 | 第23-27页 |
·英国低碳经济法律综述 | 第23-24页 |
·欧盟低碳经济法律综述 | 第24-25页 |
·美国的低碳经济法律综述 | 第25-26页 |
·日本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综述 | 第26-27页 |
·我国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现状 | 第27-29页 |
·国外低碳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29-33页 |
·建立低碳经济法律体系 | 第29-30页 |
·以经济政策为手段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 第30页 |
·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 | 第30页 |
·加强国际间应对气候变化的交流合作 | 第30-33页 |
第五章 我国低碳经济法律制度构建 | 第33-43页 |
·我国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33-35页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第33-34页 |
·高效节能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原则 | 第34页 |
·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4-35页 |
·国际合作原则 | 第35页 |
·我国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构建 | 第35-43页 |
·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制度 | 第35-36页 |
·温室气体总量控制制度 | 第36页 |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 第36-37页 |
·碳税制度 | 第37-38页 |
·碳金融制度 | 第38-39页 |
·低碳产品标志制度 | 第39页 |
·建设低碳社会制度 | 第39-40页 |
·公众参与制度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