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4-16页 |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评述 | 第17-23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概述 | 第17-19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概念 | 第17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内容 | 第17-18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程度的度量 | 第18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四阶段 | 第18-19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理论回顾 | 第19-22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理论 | 第19-21页 |
·区位理论 | 第21-22页 |
·区位选择模型 | 第22页 |
·理论评价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经营跨国经营现状及特征 | 第23-38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第23页 |
·我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 第23-24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历程 | 第24-25页 |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阶段 | 第24页 |
·第二阶段:1978-2001 年的起步阶段 | 第24-25页 |
·第三阶段:2001 年以后的快速成长阶段 | 第25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现状:基于银行视角 | 第25-32页 |
·中国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25-27页 |
·中国工商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27-29页 |
·中国建设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29页 |
·中国农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29-30页 |
·交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30-31页 |
·其他银行跨国经营现状 | 第31页 |
·本节小结 | 第31-32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现状:基于地区视角 | 第32-35页 |
·港澳台地区 | 第32页 |
·亚太地区 | 第32-33页 |
·欧洲地区 | 第33-34页 |
·美洲地区 | 第34页 |
·非洲地区 | 第34页 |
·本节小结 | 第34-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特征 | 第35-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 | 第35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进程较快 | 第35页 |
·跨国经营分支机构形式存在着重分行的倾向 | 第35-36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地区分布集中 | 第36页 |
·区位选择倾向于东道国的金融中心或首都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50页 |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38-40页 |
·东道国的政治因素 | 第38页 |
·母国和东道国的贸易投资关系 | 第38-39页 |
·东道国的宏观经济因素 | 第39-40页 |
·样本和变量的选取 | 第40-43页 |
·研究方法和样本的选取 | 第40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40-43页 |
·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及实证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建立混合效应模型 | 第43-45页 |
·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 第45-49页 |
·随机效应模型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策略 | 第50-57页 |
·利用熵值法建立东道国的区位优势评价模型 | 第50-52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重点市场:基于地区视角 | 第52-55页 |
·港澳地区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初期重点市场 | 第52页 |
·亚太地区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中期重点市场 | 第52-53页 |
·北美和欧盟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长期重点市场 | 第53-54页 |
·非洲和南美洲地区为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兼顾市场 | 第54-55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区位选择思路:基于银行视角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问题、建议和展望 | 第57-61页 |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 第57-58页 |
·国家政府层面 | 第57页 |
·商业银行层面 | 第57-58页 |
·政策建议 | 第58-60页 |
·国家政府层面 | 第58-59页 |
·商业银行层面 | 第59-60页 |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I: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5-66页 |
附录 II:论文相关数据及实证结果 | 第66-78页 |